文章
李連杰的R級之作,卻在內地千夫所指,因「太露骨」不允上映
2021/05/12

ADVERTISEMENT

李連杰的很多的作品都是非常的出名的,而且李連杰的很多的影視形象是非常的經典的,而且在慈善方面也是非常的成績顯著。

2005到06這兩年,或許是李連杰記憶中不可磨滅的夢魘。

彼時的已經在好萊塢闖蕩許久,拍攝了《龍之吻》《宇宙通緝令》等電影,此前還一手托舉出了張藝謀的野心之作《英雄》。

在好萊塢小有成就之後,由於多年來在銀幕上一直舞刀弄槍,步入不惑之年的李連杰開始萌生了革新之意,想反其道而行之,拍攝「反暴力」類型電影。

於是,先後製作了《狼犬丹尼》和《霍元甲》。

不少影迷‘認定’我扮演的角色最擅長的就是出手將人痛打一頓,我擔心影迷從我的電影裡只學到這一點。我覺得我能傳達給影迷的還有更多更重要的訊息。——李連杰可這一想法直接讓壯年期的李連杰掉進了陰溝,後者因為霍家後人一紙訴狀告上法庭。

而前者,則把「功夫皇帝」

ADVERTISEMENT

與「犬」劃上了等號,因而被國內影迷口誅筆伐。

最終,這部李連杰的電影在海外各地均上映,唯獨被內地判了死刑

——《狼犬丹尼》。

一、90年代中後期,香港電影的江河日下再加上「蔡子明事件」,失魂落魄的李連杰一拍大腿遠赴好萊塢,開始了人生的新篇章。

雖然文化不同導致李連杰根本不可能接演到往日的俠者角色,但分配給李連杰的也不外乎都是「特工」「員警」這些標準正派。

即使動作風格從點到為止的武術底蘊,變成了招招致命的現代格鬥,但影迷對這一種轉型也尚為理解,畢竟依然是在二元對立的劇本上伸張正義。

ADVERTISEMENT

2004年,印尼遭受8.9級大地震,李連杰一家此時正好在馬爾地夫度假。

災難降臨後李連杰一手拖著四歲的女兒,一手劃水在死神手中逃出,或許是就是因為這一經歷讓李連杰心神大怵,創辦了壹基金,也開始重新規劃演藝目標。

李連杰為了求變,經常與呂克貝松促膝長談,兩人在2001年因《龍之吻》結緣,而呂克貝松就是大名鼎鼎的《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導演。

二、得知李連杰的想法後,呂克貝松就把手裡的一個劇本給了李連杰,講述的是一個武力超群但智力只有10歲的特殊人物,在碰撞與試錯中得到成長,最終被社會接納的故事。

ADVERTISEMENT

這個角色與往日天差地別,李連杰聽罷大喜過望,而後很快就與呂克貝松一拍即合。

李連杰與呂克貝松電影的製作提上日程,呂克貝松作為製片人博得4500萬美元投資和好萊塢金牌配角「摩根弗裡曼」,動作指導是「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

而且根據資料所示,安東尼霍普金斯和邁克爾凱恩原本也在佇列,可由於檔期原因無緣本片,要不然這很可能是華人影星在好萊塢最豪華陣容的電影。

2005年2月2日,《狼犬丹尼》在法國上映,電影的故事如今看來很套路——

李連杰所飾演的Danny是一個高利貸幫派的打手。

ADVERTISEMENT

他從小就在一種惡劣的環境下長大,平日裡不是吃飯就是鍛煉,而老闆巴特則以叔叔的名義,編造了一個謊言把他強留在身邊。

與其說是被收養不如說是圈養。

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巴特把他鎖在下水道籠子裡,為他戴上金屬項圈,戴上時他就是一條溫順的家犬,摘下後他就是一個滿嘴獠牙的野狗。

他生存的目的只有一個:

幫巴特打倒所有欠錢不還的客戶,追回所有的債務。

ADVERTISEMENT

一日,巴特帶著Danny剛處理完一個客戶,志得意滿的巴特還在車裡商量著晚上要找幾個應召女郎,不料在路口被一輛大卡車撞翻。

昔日仇人來報仇,他們拿著機槍對著車輛橫掃,滿目瘡痍。

在一場非常標準的黑幫突襲後,Danny僥倖逃過一劫,而後奔著求生本能跑到了有過一面之緣的修琴師家裡。

修琴師是一個重組家庭,他沒有過問Danny的過往並且接納了他,並且視如己出對他關愛有加。

而Danny也在於修琴師和其女兒的交流中得到了從未體會過的尊重與關懷。

ADVERTISEMENT

這段經歷讓Danny堅硬麻木的心境開始融化,這讓他內心中產生了柔軟的部分,也讓他明白暴力的可怕。

他有了想要保護的軟肋,也有了與之並行的家人。

ADVERTISEMENT

可是好景不長,老闆巴特並沒有在這場突襲中死去,反而變本加厲愛上了黑拳。

發現Danny的行蹤後,巴特則忙不迭的又把Danny送到了命如草芥的生死格鬥場。

可有過一段家人經歷的Danny早已今非昔比,他沒有了往日撕咬獵物的兇狠,反而手下多了幾分憐憫,面對至死方休的規則,他遲遲不肯下手,最終巴特氣急敗壞破壞規矩在圍觀席上射殺了他的對手。

ADVERTISEMENT

面對這殘酷冰冷的遊戲規則,Danny終於忍受不住,主動逃回了修琴師家裡,並且發現了一個身世的秘密:

原來,他並不是巴特撿來的孩子,這一切都是巴特殺了他母親後被灌輸的假像。

最後,氣急敗壞的巴特傾囊而出,舉兵前往修琴師家勢要殺死Danny。

而Danny在一場鏖戰中艱難取勝,面對殺母仇人,Danny也在修琴師的幫助下放下了執念。

遠離仇恨,擁抱親情。

ADVERTISEMENT

與李連杰此前的電影不同,Danny被剝奪了所有人性的思考,也讓李連杰摒棄了以往揮灑自如的動作流派,轉而變成了一種原始的、淩厲的打法。

撕咬、撞頭、逮住一個部位無休止的猛擊。

瘋狂的動作配合著李連杰猙獰的面孔,此外還有大段血腥暴力的鏡頭與毫不避諱的情色特寫。

這種荷爾蒙濃郁的設計讓《狼犬丹尼》成為李連杰生涯中頗為另類的作品,在法國導演路易士·萊特里爾狂躁的鏡頭下甚至有幾分cult的味道。

ADVERTISEMENT

當然,縱觀整體,其實李連杰也是在講述一個孩子成長為男人的故事。

電影的內核在於反暴力,意圖表示冰冷的拳頭在情感所給予的力量面前不值一提,而暴力只是一種無智慧無意識的體現。

三、可惜,這部躊躇滿志的電影在全球只拿下了5000萬票房成績,片方賠的底褲不剩,為李連杰的失寵埋下伏筆。

而在國內,更是因為一張海報引得罵聲一片。

海報中李連杰被排擠到底部,一隻身穿白色西褲,棕色皮鞋的腳向下重踩,而李連杰只得伸手去擋。

ADVERTISEMENT

除此之外,電影的名字也是直白露骨以至於引人不適。

在海外原始的海報中,該電影的名字是《DANNY THE DOG》,Danny對應的李連杰在片中的名字,直白的翻譯過來就是「Danny這狗」。

除此之外,根據詞條所示,片名還有「犬人丹尼」「不死狗」「鬥犬」等副名。

貴為功夫皇帝,卻要在洋人腳下苟活?

雖然是劇情至此,但無論是首發海報還是略帶歧視意味的名稱,均引起了廣大影迷的反感與抵制。

聯想起成龍、章子怡等人在好萊塢遭受的不公待遇,李連杰的此等形象已經跳脫除了作品本身,昔日的擁簇紛紛倒戈,甚至還此片刮起了「RH」的猜疑。

ADVERTISEMENT

後來「danny the dog」改成了「 Unleashed」意為「釋放」,而《狼犬丹尼》也緊急修補出來一個《猛虎出籠》,意圖把狗變成虎,但也無濟於事。

在那個網路並不發達的年代,這件事仍引起媒體的趨之若鶩,紛紛報導,可見影響力之大。

後來李連杰與呂克貝松多次回應爭議,並表示這種設計僅僅是為了與劇情符合,但仍然於事無補。

或許是在這種輿論高壓之下的影響,《狼犬丹尼》竟因為「暴力」「粗口」「性內容」被定為限制級,無緣內地院線。

最終這部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卻沒有在內地上映,丟失了這一巨大富饒的票倉,亦成為李連杰不可磨滅的遺憾。

ADVERTISEMENT

結語作為華語電影界公認的「功夫皇帝」,李連杰于《少林寺》橫空出世,再到《黃飛鴻》《洪熙官》等經典角色風靡亞洲,他大開大合、行雲流水的武術動作就是最鮮明的標籤,也是李連杰仗劍走天涯的資本。

由於李連杰的銀幕角色大多都是正義淩然、心懷天下的民族英雄,所以對於影迷而言,比起插科打諢、詼諧幽默的成龍,李連杰則更像是那個代表著中華武學精神的宣導者。

甚至說李連杰所代表的,所肩負的要比成龍沉重的多。

只要他出現在銀幕上,那必然是英雄,是一代宗師,是俠之大者。

而這種聖潔的高期望,也造就了李連杰的反噬。

如今15年過去,再回顧這件曾鬧的滿城風雨的事件,這到底是一種民族自信的缺失,還是好萊塢確有其事的詆毀?

好像,仍沒有答案。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