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嚴嵩:頂級權謀,神仙打架,大明王朝最精彩的戲份,我居然是主角
2022/04/03

ADVERTISEMENT

(嚴嵩 畫像)

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

這一年的乙丑科進士名單中,有一個人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

此人姓嚴名嵩字惟中,江西分宜人。

在本次科舉考試中的獲得了二甲第二名(全國第五)的成績。

老實說,這個成績不能算好,因為畢竟科舉考試的焦點全部集中在一甲獲得者的身上。

狀元,榜眼,探花,這才是當時的香餑餑。

成績雖然不能算好,但也絕對不能算差。

科舉考試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鄉試,會試,殿試層層篩選,能中舉已經是十分不容易的事兒,何況榜上有名,位列第五。

譬如我們十分熟悉的范進同志,不過是中了個舉人,就到了要發瘋的地步。

嚴嵩考了全國第五,心情十分平靜。

他從小就聰慧,寫得一手好詩文,十里八鄉都很有名氣,所以考個第五只不過是正常發揮。

ADVERTISEMENT

很快,他被朝廷選為翰林編修,正式成為了大明王朝的一名基層公務員。

翰林院是個好地方。

(翰林院)

明朝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登內閣」的規矩。

意思就是說,只有在科舉考試中表現十分出色,亦或是被皇帝中意的進士們,才有資格在翰林中任職。

而如想以后在大明王朝有更好的發展,比如加入內閣,成為內閣學士或首輔,則必須有過在翰林院的工作經驗才能擔任。

對嚴嵩來說,翰林院不僅是他人生的新開始,更是他跨向更大政治舞臺的跳板。

但初入翰林的嚴嵩同志還沒等跳幾下,一場大病就把他的前途推到了一個毫無希望的境地。

是的,嚴嵩的身體出了很大的問題,大到已經生活不能自理,別說上朝,就是吃飯喝水也得需要人服侍才行。

用更簡單的話來說的話,那就是,嚴大人,廢了。

ADVERTISEMENT

沒辦法,每況愈下的身體讓嚴嵩不能繼續任職,于是他辭官歸鄉,開始靜養。

這一靜養,就是整整十年。

這十年,大明王朝發生了很多事。

弘治皇帝朱佑樘龍馭上賓,正德皇帝朱厚照接替皇位。

朱厚照寵信宦官,大太監劉瑾權傾朝野,一時風光無兩。

接著劉瑾伏誅,大明的文官集團們在首輔楊廷和的帶領下又占據了上風。

(楊廷和 畫像)

他們在正德皇帝駕崩后選定了皇帝的堂弟,嘉靖皇帝朱厚熜作為帝國新一任的繼承人。

接著,這位新皇帝為了和文官集團相抗衡,又提拔了以大學士張璁為首的帝黨心腹,接著楊廷和落敗,張璁當權,又接著張璁在文臣交鋒中落敗,一個叫夏言的文臣又獨獲圣心,成為了皇帝的新任寵臣。

按理說,幾個時代都已經過去,嚴嵩早已經被人們遺忘。

ADVERTISEMENT

大明的官場上新人輩出,而他這樣一個時代的棄子,又會有什麼機會呢?

您還別說,歷史還真給了嚴嵩一次機會。

此時朝廷里最為得寵,權勢最大的大臣非首輔夏言莫屬,而嚴嵩,恰好是夏言的同鄉。

大明的政治氛圍里,拉幫結伙這種事兒屢見不鮮。

畢竟自己一個人單排總是不好上分,但如果肯靈活組排,那上王者就變成了十分輕而易舉的事情。

同年考中進士的,可以相互親近,考試時遇到同一位主考官的,也可以結為黨羽,反正只要相互之間有點關系,都可以達成交流合作的共識。

而嚴嵩和夏言是一個鄉里長大的孩子,關系當然更加非同尋常。

(夏言 畫像)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嚴嵩表示,夏哥,你現在是功成名就了,能不能提攜提攜小弟?哪怕隨便給我在朝廷里謀個差事,讓我混口飯吃也行啊?

ADVERTISEMENT

不得不說,嚴嵩的姿態擺得相當低。

我在查閱一些史料和相關著作時,甚至發現有些作者會用「拼命討好」這四個字來描述當時嚴嵩巴結夏言的行為。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從辭官歸鄉的十年以來,嚴嵩不是沒有努力過,他拉過關系,走過后門,送過大禮,但頂多是在南京地區混一些毫無實權的閑官做一做。

南京是陪都,雖然也有一套和北京相同的管理班底,六部三司一樣不落,但畢竟不是真正的中央權力機構,所以就算在南京城里做了高官,恐怕以后也不會有什麼太大出息。

南京實在難以實現嚴嵩同志的雄心壯志。

是的,沒有人會在南京官運亨通,只會有人在北京城里仕途不順遭到貶職才來南京赴任。

于是,嚴嵩打定主意,他要北上,他要離開這里!

但在這年頭,想要去北京城里當官,是十分困難的。

帝王腳下,那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你嚴嵩算是哪一根蘿卜,想去就能去?

單靠自己的努力重返帝都,當然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兒。

但如果有夏言幫忙,那可就容易多了。

ADVERTISEMENT

(明世宗朱厚熜 畫像)

嘉靖皇帝朱厚熜喜好修道,從早到晚除了在屋子鼓搗靈丹妙藥之外什麼也不干,幾乎不參與朝政。

皇帝不管事兒,那麼首輔夏言就得替皇帝管事兒。

夏閣老在朝廷里一言九鼎,只要他一句話,自己回北京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

那夏言是什麼態度呢?

實話說,夏言沒什麼態度。

他不是什麼大明王朝歷史上的絕代忠良,所以當然也會偶爾做一做徇私枉法的事兒。

但他同樣也不會是那種惡名昭著的大奸大惡之輩,所以就算他愿意幫助嚴嵩,也只不過是做個小小的順水人情罷了。

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

對嚴嵩來說,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份。

這一年,在夏言的引薦之下,嚴嵩獲得了一次覲見皇帝的機會。

是的,夏言做得并不多。

兄弟,你讓我幫你安排工作,那恐怕不行,因為人事工作我只是分管,并不直接負責,但我可以讓你見一件咱們的皇帝老板。

皇帝不喜歡你呢,那我也沒辦法。

皇帝要是喜歡你,必然重用你,到時候委你職務,也算是你自己爭取來的。

老實說,夏言同志做得沒什麼毛病。

ADVERTISEMENT

他不愿意因為幫助嚴嵩而壞了朝廷的規矩,也不想因為自己法度嚴明而冷落了這位老鄉一心求官的夢想。

但夏言不知道的是,自己對這位老鄉的幫助,不僅徹底改寫了大明王朝的歷史,更為自己帶來了一場ㄕㄚ身之禍。

嘉靖皇帝第一次見到嚴嵩的時候,對他并沒有留下什麼特殊的印象。

他忙于修道煉丹,對國家事務并不是很關心。

既然是夏閣老推薦的人,必然是可用,可信之人,于是皇帝想也沒想,當場授予了嚴嵩禮部尚書的官職。

朋友們,禮部尚書,正二品大員,相當于今天的宣傳部部長。

從南京城里默默無聞的小官小吏,一躍成為大明六部之一的長官,這升職速度可以說了坐了火箭了。

人生巔峰,不過如此了。

按說嚴嵩混到今天,也該知足了。

(明朝內閣)

因為六部往上,就是內閣,而內閣之中,就要首推內閣首輔。

ADVERTISEMENT

嚴嵩就算還想往上爬,也不能對自己有提攜之恩的夏言出手吧?

您還別說,嚴嵩還真是這種人。

當年他對夏言有多卑微,如今他對夏言就有多狠毒。

詹拉洛威爾曾經說過一句話:

處于權力頂峰的人不會再向上看,而是會看向四周。

而嚴嵩的四周,只剩下夏言。

如果他還想要在朝廷中積極進取,更進一步,那麼他只能對夏言出手。

夏言是個很有意思的人。

雖然他一度是皇帝最為倚重的大臣,大明王朝的二把手,文武群臣的統率,但他并不是一個十分精于權謀的人。

當年,嘉靖皇帝初登皇位之時,文官集團們權力過大,甚至一度威脅到了皇權,一名叫做張璁的大臣挺身而出,和皇帝結成政治同盟,這才遏制住了文官集團的勁頭兒。

嘉靖能坐穩皇位,張璁居功至偉。

所以張璁很飄,在朝堂上一家獨大,對臣僚們又十分頤指氣使。

而就在這時,夏言站了出來。

他是一個性格十分驕傲的人。

從政治立場的角度來說,夏言和張璁并沒有什麼直接的沖突。

但他還是毅然決然的站了出來,在一輪又一輪的政治交鋒中,擊敗張璁,順勢成為了新一任的內閣首輔。

ADVERTISEMENT

如果非要說夏言和張璁有什麼過節的話,那就是夏言十分看不慣張璁。

(張璁 畫像)

在夏言的心里,做臣子應該有做臣子的樣子,謙卑恭順,團結臣僚,殫精竭慮,忠貞死節,諸如此類。

而十分張狂的張璁同志很讓夏言討厭。

既然討厭,那就收拾你唄。

大臣們打架,嘉靖并不關心。

張璁掌權的時候,嘉靖就把所有事情都推給張璁去辦。

夏言當家的時候,嘉靖又把夏言當做最值得信任的打工人,自己甩手當起了掌柜。

夏言認為當臣子應該有當臣子的樣子,那麼他必然也會認為當皇帝也應該有當皇帝的樣子。

但很顯然,嘉靖皇帝的行為也并不能讓夏言滿意。

我們的這位嘉靖皇帝平生唯有三大愛好:求道,修仙,煉丹藥,除此三件,其余概不負責。

而夏言對皇帝沉迷修道則顯得十分反感。

ADVERTISEMENT

皇帝曾經賞賜過一眾大臣每人一頂沉香水葉冠(道冠),大臣們為了討皇帝歡心,只要上朝,必然戴冠,只有夏言對其棄如敝履,一次不戴。

反觀嚴嵩同志,不僅朝會時戴,平時沒事也頂在頭上,甚至為了表示對道冠的愛惜,還在道冠之上罩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

這相當于什麼?

相當于皇帝給嚴嵩發了一部手機,嚴嵩早中晚就拿出來摸一摸,甚至還給手機貼了一層鋼化膜。

不懂討好皇帝的夏言很快受到了皇帝的冷落,而一心諂媚的嚴嵩反而越來越討皇帝的歡心。

即得皇帝歡心,嚴嵩開始有事沒事兒的在皇帝身邊打夏言的小報告。

嘉靖兩耳不聞窗外事,嚴嵩說什麼,他就信什麼,于是很快將夏言罷黜。

事已至此,嚴嵩算是勝利了。

從南京小吏到京城大員,從禮部尚書到皇帝紅人,他獨得皇帝圣心,甚至擊敗了曾經提攜自己的人。

但對嚴嵩來說,這一切還遠遠不夠。

自己雖然擊敗了夏言,但他只不過是從首輔的位置上退了下來,仍然在朝中任職。

面對夏言,嚴嵩既羞愧又擔憂。

羞愧的是,自己活生生的演出了一場恩將仇報的好戲,而擔憂的是,他深知夏言的工作能力,生怕自己一個不留神,夏言又能官復原職。

ADVERTISEMENT

是的,只要夏言在大明王朝存在一天,那麼嚴嵩的心就會不安一天。

是的,他還需要等待機會,等待一個不僅能徹底擊敗夏言,更能將其置于死地的機會。

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

韃靼軍隊出其不意,奪取了大明邊境的河套地區。

明朝反應很快,陜西總督曾銑立刻率軍反撲,兩方激烈戰斗,戰事十分焦灼。

(曾銑 雕像)

曾銑在率軍迎敵的同時,還順帶著向朝廷匯報了工作情況,表示自己反應很快,現在和敵人激戰正酣,請皇帝不要擔憂。

大明王朝素有邊患,今天韃靼入侵,明天瓦剌偷襲,這本來是一場極為稀松平常的戰事。

但事情的關鍵在于,曾銑是個很有遠見卓識的將領。

在呈遞給皇帝的工作報告中,他不僅匯報了戰況,還對明朝邊防提出了一條合理化建議。

ADVERTISEMENT

他認為,韃靼人之所以能入侵河套,是因為邊境的城防太低,只要能加固城墻,形成堅固的防御工事,自己后院穩固,必然能擊潰敵軍。

這條建議很快得到了夏言的支持,并且,夏言積極的向皇帝舉薦曾銑,表示曾銑能提出這樣優秀的建議,必然是可造之材,朝廷可委以重用。

嘉靖皇帝雖然整天不干正事兒,但人并不糊涂,他和夏言的想法不謀而合,決定不僅要加固城防,還要派兵支援曾銑。

君臣聯手,共御外敵,實在是一件好事兒。

大家都很滿意,但嚴嵩卻大大的不滿意。

自己好不容易才把夏言從內閣中踢出去,現在一來二去,他又和皇帝打的熱火朝天,如此一來,自己不是白折騰了?

于是,我們的嚴嵩同志充分發揮了自己奸詐狡猾的一面。

他找到了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做仇鸞。

ADVERTISEMENT

(仇鸞 畫像)

仇鸞,字伯翔,陜西鎮原人,時任明朝邊將。

嚴嵩指使仇鸞,誣陷曾銑在邊境吃了敗仗,隱瞞不報,并且為了在朝廷里博取功名,還賄賂夏言,讓夏言在皇帝面前多說好話。

仇鸞同志也充分發揮了自己金牌演員的一面,在嘉靖皇帝面前是長跪不起,又哭又叫,痛陳曾銑和夏言奸佞誤國。

完了,這回徹底完了。

嘉靖皇帝震怒,桌子一拍臉一變,當即下令,曾銑砍頭,夏言下獄。

按說,這對嚴嵩來說,已經是一個十分滿意的結果了。

夏言都革去一身功名,送到詔獄關禁閉了,您還想怎麼著?

想怎麼招?

嚴嵩想要他死!

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嚴嵩再度誣陷夏言「行毀謗之事」,也就是在詔獄里偷偷說皇帝的壞話,皇帝再次震怒,親自把夏言送上了刑場。

夏言死了。

對嚴嵩來說,應該是,夏言終于死了。

這位為國盡忠,恪守臣子本分的忠良最終落到了一個如此的下場,實在是一件讓人唏噓的事情。

嚴嵩終于長出了一口氣。

但他沒想到,他這口氣出得太早了。

老實人夏言從把嚴嵩提攜到了大明王朝的政治舞臺上開始,就一直在吃嚴嵩的悶棍,所以在臨死之前,這位老實人也終于陰險了一把。

ADVERTISEMENT

臨死之前,他為皇帝推薦了一個人。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徐階。

(徐階 畫像)

當然了,徐階同志此時還是替補演員,在他之前,還有一位演員即將登場。

這個人就是嚴嵩的好幫手,仇鸞。

夏言活著的時候,嚴嵩和仇鸞可以同仇敵愾,狼狽為奸,但夏言一死,當年的好兄弟就開始鬧矛盾。

原因也很簡單,權力的蛋糕就那麼一塊,嚴嵩想吃,仇鸞也想吃。

嚴嵩當然不會讓仇鸞跟自己搶蛋糕,搞什麼啊朋友?你要搞清楚你自己的位置啊,你只不過是給我打工的!

既然是打工的,就老老實實接受打工人的宿命!

仇鸞當然不想接受宿命,他很想和嚴嵩真刀真槍的干一場,但天公不作美,他本人的身體狀況出了些問題,久治不愈,居然沒多久就領了便當,死了。

嚴嵩很開心,看來就連老天爺也幫助自己。

ADVERTISEMENT

但讓他沒想到都是,一個仇鸞倒下去,千千萬萬個仇鸞站了起來。

朝廷里的忠義之士很多,他們未必是想要和嚴嵩搶蛋糕,但卻都有報國之心,誓要除掉這位擅權禍國的巨奸。

那他怎麼個奸法呢?

《明史》中對他的評價十分準確:"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

《明史》 局部

嚴嵩同志十分善于諂媚于皇帝,在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之后,擅權禍國,或貪污腐敗,或黨同伐異,或屠戮臣僚。

當然,他之所以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多半也是靠諂媚。

我們知道,當皇帝并不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

在人們的理解里,皇帝是萬乘之尊,是萬民之主,御極天下,想說什麼說什麼,想做什麼做什麼。

似乎只要當了皇帝,就能突破人類社會所有的約束。

但實際上,皇帝非但不是自由的,反而很有可能是政治的囚徒。

ADVERTISEMENT

作為君王,天下矚目,一言一行都會被萬民注視,從而被無窮放大。

皇帝要做天下萬民,文武群臣的表率,所以他必須要時刻規范自己的言行。

皇帝想發怒,大臣們會勸皇帝要大度。

皇帝想要休息,大臣們會勸皇帝還有很多工作沒做完。

皇帝想要娛樂,大臣們會勸皇帝玩物喪志,不能沾染惡習。

不管皇帝做什麼,總有人對他說三道四。

譬如嘉靖皇帝喜好修道,就要每天都忍受文臣們的口誅筆伐。

這幫文臣們本著「說你都是為了你好」的工作態度,每天不厭其煩的絮叨皇帝,這讓皇帝十分苦惱。

而嚴嵩則截然相反。

皇帝說什麼,他支持。皇帝做什麼,他鼓勵。

皇帝不是愛修道嗎?嚴嵩跟著一起修,甚至還會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主動幫皇帝撰寫青詞。(道教詩文)

(青詞)

這樣的大臣,皇帝簡直可以說是愛不釋手。

ADVERTISEMENT

而就是在嚴嵩如日中天的時候,一個叫做徐階的新人,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里。

徐階,字子升,松江府華亭縣人。

徐階老弟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并不愿意屈從嚴嵩。

因為嚴嵩是個十分奸惡的人,而徐階恰好品德高尚,不愿與之為伍。

他不僅不愿意和嚴嵩同流合污,甚至還經常跑到皇帝面前去檢舉揭發嚴嵩。

皇帝呢,當然只能打哈哈,表示小徐同志別生氣,你說的我都知道,過兩天我就收拾嚴嵩。

徐階很開心,他認為自己的對嚴嵩的彈劾有了效果,于是開始回家等候。

可是等來等去,兩年都過去了,嚴嵩還是美滋滋的當著他的內閣首輔,不僅沒被處罰,反而寵愛日盛。

徐階明白了,自己被皇帝擺了一道。

嘉靖皇帝看似昏庸,但實則揣著明白裝糊涂。

他不是不知道嚴嵩惡行累累,但卻總是包庇嚴嵩,這其中一定有什麼緣由。

什麼緣由呢?

徐階想不明白。

但他開始轉變思路,既然不能與之為敵,那就干脆同流合污。

于是,令人驚奇的一幕發生了。

素以剛正不阿聞名于世的徐階開始跟嚴嵩打的火熱。

他開始頻繁的跟嚴嵩接觸,今天送錢,明天送禮,后天直接長跪不起。

ADVERTISEMENT

在朝堂上,徐階也徹徹底底的變成了「嚴派」,嚴嵩說一,他不說二,嚴嵩往南,他絕不往西。

反正嚴嵩干什麼他干什麼,嚴嵩說什麼他跟著說什麼。

非但如此,他甚至把自己的孫女嫁給了嚴嵩的孫子,和嚴嵩結其了親家。

很快,徐階徹徹底底的得到了嚴嵩的信任。

這還說啥了,咱們這都是一家人了,我嚴嵩不信誰,也不能不信你徐階啊。

在得到了嚴嵩的信任之后,徐階開始用同樣的方法去對付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嘉靖皇帝。

他和當初的夏言一樣,本身是非常抗拒皇帝整天在宮里當宅男,天天研究什麼修仙問道之事的。

但出乎人意料的是,徐階心里雖然討厭,但平時只要見到皇帝,必然大力支持皇帝的所有行為,包括修仙論道。

皇帝不理朝政,徐階說皇帝真棒,清心寡欲,對身體好。

皇帝沉迷修道,徐階說修道好啊,修道太棒了,我也要跟著皇帝一起研究。

皇帝想要花點錢,徐階支持,皇帝想要偷個懶,徐階支持。

皇帝被文臣和諫官們批評,徐階第一個擋在皇帝面前,替皇帝對付大臣。

總而言之一句話:

ADVERTISEMENT

嚴嵩諂媚,他比嚴嵩更諂媚。

那徐階這樣做目的何在?

很快,一切就要揭曉答案。

一場大火燒毀了皇帝居住的寢殿,皇帝腦袋一拍,尋思反正燒也燒了,修繕費時費力,不如重建一個。

(紫禁城)

重建新宮不是小事兒,人員的調度,地基的選址,財政的支出,這都是十分費時費力又費錢的事兒,所以就算皇帝想要蓋房子,也需要先征求一下大臣們的意見。

皇帝問了自己最為信任的兩位大臣,這兩位當然就是嚴嵩和徐階。

按理說,嚴嵩平時對皇帝百依百順,從不忤逆皇帝,但在修建新宮的問題上,嚴嵩卻投了反對票。

原因不外乎一點,那就是皇帝蓋房子不比普通百姓蓋房子,普通百姓有紋銀五十兩,就能蓋起遮風擋雨的磚瓦房,但皇帝如果要蓋新房,沒個千八百兩那是下不來的。

ADVERTISEMENT

所以就算是嚴嵩這種奸佞之臣,也知道這房子絕對不能蓋,如果蓋起來,必然會對大明財政造成不小的負擔。

但當皇帝把同樣的問題拋向徐階時,得到的卻是截然相反的回答。

蓋!必須蓋!不僅要蓋,我徐階還愿意做修建新殿的主理人。

這麼一來,落差就上來了。

我對你嚴嵩那麼好,那麼信任,無非是希望我做事的時候你能支持一下我,現在你不支持我,那就不要怪我重用愿意支持我的人了。

于是,皇帝開始疏遠嚴嵩,親近徐階。

注意,僅僅是疏遠。

此時的嚴嵩,雖然已經不是皇帝最為信任的臣子,但在朝廷里還是很有勢力。

不夠,遠遠不夠。

想要擊潰嚴嵩,還需要致命一擊。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

徐階終于找到了這個致命一擊的發起人。

山東府有位道士喚做藍道行,精于扶乩占卜之術,在坊間十分有名氣。

皇帝素來信教,徐階靈機一動,把藍道行推薦給了皇帝。

ADVERTISEMENT

(藍道行 形象)

嘉靖皇帝如獲至寶,把藍道行奉為上師,早晨跟他學天文,下午跟他學地理,晚上跟他學八卦,熱乎勁兒就別提了。

皇帝和藍道行坐而論道,皇帝心血來潮,打算讓藍道行算一卦,看一看自己犯不犯水逆,有沒有桃花啥的。

藍道行掐指一算,別的沒有,只是對皇帝說了這麼一句話:今日有奸臣奏事。

啥意思呢?

意思就是藍道行告訴皇帝,別的我沒算出來,但有一件事兒,我算出來了,那就是今天會有一位奸臣來找皇帝報告工作。

話音未落,嚴嵩拿著折子如約而至。

完了,芭比Q了,這回徹底完了。

皇帝一看,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得了,奸臣就是你沒跑了。

由此,皇帝徹底放棄了嚴嵩。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嚴嵩被皇帝削去所有職務,辭官還鄉。

這位一生縱橫大明朝廷的權臣,就這麼輕而易舉的倒在了一個名不見傳的道士的只言片語里。

值得一提的是,說嚴嵩是辭官回鄉,但實際上嚴嵩惡名昭著,為鄉鄰所惡,以至于混到了無家可歸的地步。

他衣衫襤褸,身無分文,只能寄居在墓舍混口飯吃,臨死時連塊下葬的棺木也沒有,就更別提有人吊唁了。

ADVERTISEMENT

文章寫到最后,已經不僅僅是講述嚴嵩其人的一生,我們還要總結一下故事中的另外兩位主角。

(大明王朝)

先說嘉靖皇帝朱厚熜。

他治下的大明王朝,簡直可以說是大明臣子們的修羅場。

群臣攻ㄕㄚ不斷,紛爭不休,大臣們各懷鬼胎,或為了家國情仇,或為了個人利益,彼此之間掐的是你死我活。

但我要告訴你的是,這種情況,其實是嘉靖皇帝親手造成并且樂意維持的。

當年的「大禮儀之爭」和文官集團對他的桎梏早已讓皇帝深刻的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

如果自己想要坐穩皇位,就絕對不能讓這幫大臣們團結起來,只有不斷的挑唆起他們的斗爭,自己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是的,從當初的張璁,再到后來的夏言,乃至最后的嚴嵩,乃至現在的徐階,全部都只是皇帝的棋子罷了。

ADVERTISEMENT

在這個素來以殘酷無情著稱的嘉靖一朝里,從來就沒有過什麼真正的勝利者。

而至于皇帝本人迷信修仙論道,我認為不過是皇帝不得已為之的消遣罷了。

以嘉靖的頭腦,他不會不知道,在這個唯物主義的世界里,是沒有人可以長生不老的。

對他老說,修道只不過是一種他對現實世界的逃避罷了。

而徐階,我想我們已然不需要用大段的篇幅去評價他。

如果各位讀者想要更為細致的了解徐階,那麼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之前寫過的有關徐階的生平。

對于他的一生,我只能聯想到一首詩,那就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他用他的折辱,麻痹了嚴嵩。

他用他的忍讓,欺騙了皇帝。

他投身黑暗,卻戰勝了黑暗。

他用他絕妙的政治智慧和百折不撓的性格,鑄就了一段屬于自己的傳奇。

現在,屬于徐階的時代開始了。

山雨欲來風滿樓,大明王朝即將迎來,更為猛烈的亂戰。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