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孩子到了青春期,最反感父母做4件事,若全做?別怪孩子會叛逆
2022/08/29

ADVERTISEMENT

有一個高二女孩發起求助:我媽一直想控制我教育我,我應該怎麼辦?

原來,媽媽一直想全程了解她的生活,希望知道她每天每個時間點都在做什麼,對她的行為、表情、選擇、作息都會進行控制。

如果女孩反抗,媽媽不是責怪她,就是邊罵邊哭。媽媽不高興,女孩會心疼,所以只能忍。但是,卻無法擺脫媽媽對自己的控制,非常壓抑和痛苦。

我們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因為溝通方式不當,反而會傷害孩子,引起不必要的誤解。孩子到了青春期,其實最反感父母做這4件事,如果我們都做了,孩子就會特別叛逆。

對孩子不信任

女孩從房間里出去倒水的時候,媽媽就會嚴肅地問「來,說說剛剛做了什麼,今天上午做了什麼,晚上打算做什麼?」知道答案還不算完,還要追根問底,要知道每個時間點都在做什麼。

ADVERTISEMENT

其實,這就是家長對孩子不信任,不相信孩子能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認為孩子自己在房間里,就是玩手機、睡覺、發呆,做一些和學習無關的事情。

孩子已經高二了,早已經學會了獨立做計劃,知道自己要什麼。我們總是想知道他們的安排,會讓他們有被侵犯的感覺,「我這麼大了,還把我當小孩子,還要向你匯報工作!」

孩子也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誠實的行為,比如,他不會一直在學習,也會安排一些娛樂時間,但是他不想讓家長知道,因為怕被訓斥。只好假裝安排了很多學習任務,用學習把所有時間填滿。他真正執行的計劃是什麼,我們不可能全程跟蹤了解。

所以,了解孩子的安排,進行了自我滿足,卻破壞了孩子的心態。不如只是掌握好大方向,信任他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ADVERTISEMENT

對孩子不滿意

女孩有點頭歪,導致了高低肩。和媽媽一起出門的時候,媽媽就會數落他肩膀不對。在家里的時候,也總是糾正她的動作。

這個問題,不是孩子的錯,應該是從小時候開始就形成的問題,有了那麼長時間的積累,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改善。

青春期的孩子已經特別在意個人形象問題,最害怕別人對自己的身體說三道四,媽媽的刻意強調,會讓孩子更加焦慮和自卑。孩子需要的理解和幫助,不是糾正和責難。

女孩有時候會板著臉,媽媽就不滿意,要求她要笑嘻嘻,樂觀開朗,對身體好。

我們都希望孩子開心,但是孩子也有情緒,而且調節情緒的能力比較差,遇到一些事情會毫不掩飾地寫在臉上。我們希望孩子開心,但是不能強迫他開心。

孩子表情不對的時候,恰恰是最需要關心的時候,我們應該搞清楚背后的原因,幫孩子一起解決。而不是沉著臉讓孩子強顏歡笑。哪怕不能解決問題,給孩子一個擁抱、一個微笑,孩子也能被感染。

ADVERTISEMENT

替孩子做主

裝修房子的時候,女孩喜歡冷淡的北歐風,媽媽卻覺得不夠明媚,希望孩子的房間溫和且舒適。

都說三年一代,家長和孩子生活環境不同,接觸的信息不同,喜好自然不同。每個風格都有其獨特性,不是說房間顏色淺淡,孩子就感覺不到溫馨舒適了。孩子自己主導的風格,才會喜歡,才會享受居住的環境。

如果逼著孩子待在自己不喜歡的房間里,可想而知會有怎樣不好的心情。如果我們喜歡某種裝修風格,卻被別人指指點點,我們心里也不會好受。

青春期的孩子正是自主意識特別強烈的時期,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更不喜歡父母插手自己的事情。

兒子把一台壞了的電腦拆開,把所有的零件粘在一個底板上,裝到一個相框里,掛到床頭,看上去也好像不搭。但是我們贊賞了他,認為他很有創意,他就特別開心。

除了房間裝修風格外,孩子的衣服、髮型、個人用品,我們都應該給予尊重,而不是站在至高點批評他。

ADVERTISEMENT

對孩子講大道理

女孩每次和媽媽溝通,媽媽都會教育她,還會扯到學習。經常給她講一些無法接受的大道理,比如想休息的時候媽媽讓她去背英語,禁止寫作業的時候把手機放在旁邊。

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方式是不對的。

孩子累了才會去休息,已經沒有精力再學習了,如果強迫孩子去學習,效果也不會好。

睡前進行一些記憶類的工作,確實有助于學習。因為科學研究,睡覺時,大腦的反應速度是白天的20倍,如果在睡前看一遍文字內容,睡覺時,會重復20次,睡醒后,更容易記住這些內容。

可以提前把這個學習方法告訴孩子,讓孩子自己做好規劃,在睡前安排一段時間用來閱讀或背誦,孩子嘗到甜頭后,以后會自覺應用這個方法。

和孩子交流,貴在提前給孩子一些建議,而不是在孩子不想交流的時候給孩子講大道理。

ADVERTISEMENT

關于寫作業和手機的關系,家長會擔心手機影響孩子寫作業。這也反映出家長的不自律,可能自己在工作時,也受到手機的影響。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孩子在寫作業時,即使手機放在旁邊也不影響,那不就是更容易做到自律嗎。

給孩子講道理,禁止孩子的行為,很容易引起對抗,孩子反而故意做一些我們不喜歡的事情。 想糾正孩子的行為時,不要急著禁止,而是說出自己的感受,「你寫作業時,手機放在邊上,我擔心你會分心。」

沒有批評和指責,孩子更容易接受,不會反感,反而會進行反思,避開一些不合適的行為。

寫在最后:孩子到了青春期,又到了學業特別緊張的時期,我們對孩子充滿了高要求和高期待,看不慣孩子的一些行為,總是想多了解、多指正,這恰恰會讓孩子反感和叛逆。上面提到的4個行為,都是孩子們最反感的行為,希望家長們引以為戒,和孩子好好相處。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