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父母做到「三不慣」「兩不管」,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2022/04/07

ADVERTISEMENT

最近,山東臨沂一位媽媽對著鏡頭崩潰大哭,直呼自己實在受不了了。

起因是孩子在家上了3天網課,但完全跟不上老師的節奏。

老師說拿出課本,翻哪一頁,孩子也找不到。

更氣的是,孩子還特別不自覺,摳橡皮,摳鉛筆,摳本子……就是不認真上課。

這個孩子暴露的,其實是無數個孩子的通病。

他們自律性差,自主學習的能力低,總是很容易管不住自己。

《清華學霸教子經》里有這樣一句話:

「父母要明白,孩子小時候缺乏自制力,對學習等艱苦的事情,不主動是常態,主動是非常態。」

自律的孩子不是天生的,而在于父母后天的培養。

好的教育,永遠需要父母的奮力托舉。

想讓孩子自覺自律、主動學習,父母就要做到「三不慣、兩不管」。

01孩子沉迷手機,不慣

前陣子,「史上最嚴」

ADVERTISEMENT

的未成年人防沉迷規定來了。

最核心的一點是:未成年人一周最多只能玩3小時游戲,并且還需要進行身份認證。

但這真的能阻止孩子玩游戲嗎?

原本朝氣蓬勃的孩子,一旦被手機中的精彩所蠱惑,最先毀掉的就是身體健康,視力下降、頸椎病、肥胖、免疫功能失調等問題屢見不鮮。

沒有健康的身體作為加持,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注定要受到限制。

特別是在中考體育分值逐年增加的大環境下,一個天天抱著手機、缺乏運動的孩子,將會越來越危險。

我們常說:「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

而毀掉孩子成績最快速的辦法,就是放任他在手機的世界中沉淪。

心理學家亞當·奧爾特曾說:

「游戲、八卦、直播等娛樂產品,就像[毒·品],一不留神就能讓人上癮,難以戒除。

ADVERTISEMENT

成年人面對手機的誘惑都尚且難以自控,更不用說自制力差的孩子了。

02孩子拖拉磨蹭,不慣

現在,孩子們的作業量明顯減少了。

因此,很多孩子覺得反正時間多,作業少,可以慢慢寫,結果玩著玩著,拖著拖著,到很晚才開始寫作業。

面對孩子的磨蹭,大多數父母采用了「催」這個簡單直接的辦法。

但催促,也許短時間內有效,卻容易讓孩子形成對催促的依賴,就像心理學家Erica Reischer說的: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機會去學習怎麼為自己負責,也沒有機會練習一些諸如時間管理、自我約束這樣的重要生活技能,那麼長久下去就會失去對自我的掌控能力。不僅影響學習,對未來的工作生活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而且過度的催促,也會催生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影響親子關系。

孩子是催不快的,他們拖拉磨蹭,大多數的病根其實都是缺乏時間規劃能力。

真正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孩子對時間的管理。

還記得清華學霸那張學習計劃表嗎?

從早上6點40分到凌晨1點睡覺,中間的時間被安排得井井有條,沒有浪費一點時間。

ADVERTISEMENT

同樣24小時,學霸可以高效利用時間去學習更多的知識,而時間觀念差的孩子只能不停處于「趕工」狀態。

時間管理,與孩子的成績息息相關。

正如美國兒童教育專家曾說:「時間管理能力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學習效率決定學習成績。」

拖拉磨蹭,看似是小毛病,但不僅與孩子的學業密切相關,甚至還會影響到未來的工作與社交。

因此,對于拖拉磨蹭的毛病父母不僅不能縱容,反而可以趁著作業量減少,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對時間的管理能力。

03孩子習慣不好,不慣

好吃懶做,不愛運動,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這些壞習慣看似不是什麼大毛病,但積累得越多,好習慣的養成就更困難,就越容易拖垮孩子。

學習成績差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輸在學習習慣。

在英國紀錄片《交換學校》中,來自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孩子開始為期一周的交換活動。

通過這一周的互換生活,讓我們看到這些孩子之所以在未來會有不同的發展,除了出身背景的差別,最大的原因就是學習習慣。

在公立學校的孩子每天下午三點放學后,回到家無所事事,靠睡覺打游戲打發時間。

ADVERTISEMENT

而來自私校的學生,學生每天六點半起床,下午五點放學之后,會參加各種興趣活動,或是在圖書館學習。

截然不同的學習習慣,也注定了這些孩子未來的走向會全然相反。

就像其中一個來自公校的孩子說的,他的命運大機率是「一事無成」。

一個沒有好習慣的孩子,會敗給自己內心的欲望,最終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

而習慣好的孩子可以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不浪費一點時間,內驅力也更足。

哪有什麼天生學霸,不過是好習慣的厚積薄發。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孩子3—12歲之間,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這個時候不重視,未來再去糾正為時已晚。

因此, 父母要積極引導孩子合理利用好課余時間,讓孩子養成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

04孩子能力范圍內的事不管

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曾說:

「當父母為孩子做太多時,孩子就不會為自己做太多。」

看不得孩子受任何苦,只要孩子遇到一點點困難,就馬上沖上前去幫他們解決得明明白白,看似是愛孩子,其實是剝奪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力。

ADVERTISEMENT

擁抱太緊的愛,很多時候是一種隱秘的傷害。

每個孩子都有自我成長的權利,他的人生應該自己走,父母不能代替。

父母越早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他們的未來才會走得更穩。

05孩子能承受的困難不管

美國心理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能否成功解決自身遇到的困難,更多取決于他的經歷而非聰明程度。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年齡小,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于是開始大包大攬,替孩子做決定,幫助他們排除一切障礙。

然而這種做法是在剝奪孩子的鍛煉機會,久而久之,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隨之退化。

孩子成長路上難免磕磕碰碰,但成長恰恰發生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

就像鄧亞萍在談到自己的育兒經時說:

「并非所有的壓力都可以躲避,困難和挑戰是我們必須要去面對的,如果躲著不解決,問題永遠還在那里。」

讓孩子直面困難,就像是在身體上埋下一顆種子,當未來他們遇到困難時,先想到的不是去回頭看看爸爸媽媽,而是自己去想辦法解決。

之前,網上一份《不要喊媽平等條約》火了。

ADVERTISEMENT

媽媽提出的9條規定,其實目的都是一個:「遇到問題,請第一時間嘗試自己解決。」

在條約正式實施后,孩子果然喊媽的次數少了很多,習慣了自己起床洗漱,給自己盛飯,下樓玩的時候會記得背著水壺和防蚊液。

愛孩子不是要做一對「鏟雪車」,父母為孩子鏟平一切障礙,而是放手讓他們獨自去體驗。

其實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大很多。

給予信任,學會放手,他們的步伐才更加堅定,沉穩。

唐江澎校長曾說:

「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終生運動者,優雅生活者,責任承擔者,和問題解決者。」

獨立健全的人格、勇于承擔責任的勇氣、善于解決困難的能力,這些終將成為孩子的底層能力,幫助他們在未來人生路上披荊斬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