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為官19載連升11級,大清第一廉吏,讓康雍乾三代帝王為之動容
2022/09/09

ADVERTISEMENT

因在考卷上大罵官員而落榜

他是大清第一廉吏,為官時已經年過半百, 19年間連升11級,死后百姓如喪志親,康雍乾三代帝王都為之動容。

他叫做于成龍,就連康熙都親自為他題寫碑文。

于成龍到底做了什麼,才讓百姓、甚至是三代帝王都如此動容呢?

他究竟有什麼本事?

于成龍是大清時期的名臣,官至兩江總督,手中有著巨大的職權,只不過讓人意外的是, 他最開始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

于成龍出生在明末崇禎時期,他曾經參加鄉試卻郁郁不得志,有意思的是, 他的落榜理由竟然是痛罵朝堂。

ADVERTISEMENT

當時他在省城太原考場參加考試,明末時期朝堂上下已經是混亂不堪,考場上有很多公然受賄、徇私舞弊的事情發生。

很多真正有才華的人因此無法考中, 于成龍就在試卷上痛罵貪官污吏、針砭時弊,結果可想而知,最終他只考上了一個副榜貢生,其實就是備選的意思。

副榜貢生雖然不算考中,不過仍舊有參加會試的資格,在這之后恰逢改朝換代,天下混亂不堪, 于成龍也就沒有繼續參加會試,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大清入主中原之后,將科舉作為正途,于成龍就繼續進京趕考,不過多年都沒有中第, 一直持續到了順治十八年,這才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這一年有朝中的官員看中了于成龍,將他推薦到了國子監讀書,當時的國子監就是大清最好的學府,畢業以后他就以「監生」

ADVERTISEMENT

的身份步入了仕途。

以一個學生的身份進入仕途,比正經科舉出身的官員可就高下立見了,在朝中這樣的身份是被人瞧不起的。

即使勉強入朝為官,將來不會有太大的作為,基本上一輩子能混上個芝麻小官已經是頂峰了, 不過這對于成龍來說已經很大的轉折點了。

因為此時的他已經是45歲的年紀,眼看已經快要年過半百,前途還一片黑暗,能有一個小的起點,總比原地踏步的強。

就這樣, 吏部給于成龍安排了一個羅城縣令的官職,此時他還不知道,這個職位不僅僅是個光桿司令,甚至還需要搭上性命。

在于成龍之前,這里曾經來了好幾個縣令,但是他們死的死、逃的逃, 后來但凡是調任這里的官員,都想方設法走關系調走。

ADVERTISEMENT

而于成龍一沒有背景,二不是正經的科班出身,吏部就把這個人人避之不及的差事按在了他的頭上。

很多人都勸說于成龍,哪怕不當官也不要去趟這趟渾水,丟了性命可就什麼都沒了,但是最終他還是下定決心,告別妻兒踏上了去羅城的道路。

當他到達羅城之后才發現, 這里的境況竟然比他想象的還要遭,這里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光桿縣令到征服百姓

45歲才當上了一個光桿縣令,村里只有6戶人家,但是卻時刻有生命危險,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龍,是如何翻身的呢?

根據歷史記載,因為羅城才剛剛納入大清的版圖兩年的時間,根基還不穩定, 所以這里流寇橫生,遍地都是雜草。

原來村里倒是有不少的百姓的,不過因為流寇時常下來騷擾,人們苦不堪言就漸漸搬走了,只剩下一些實在湊不出盤纏的窮苦人家留了下來。

ADVERTISEMENT

朝廷曾經調了好幾任縣令來,但是沒有人能整治得了流寇,時間久了, 百姓也不抱希望了,這才導致了荒草叢生之景。

于成龍到了這里才發現,村里竟然連個衙門都沒有,不得已, 他就只能在一個破廟里辦公,下定決心之后,他就開始了整改計劃。

于成龍先是貼出了告示告訴這6戶百姓,請大家安心,只要我在一天,就一定要還羅城一個太平。

隨后他竟然直接向朝廷申請,親自帶兵去打流寇了,一次打不完他就打兩次,一直到打完為止,誰也想不到一個已經年過半百的文官,竟然膽子這麼大。

ADVERTISEMENT

沒用幾個月,村子里果然慢慢安定下來,一些村里的百姓也陸續回來了,村子竟然慢慢壯大起來。

百姓多了之后, 于成龍就教他們耕種、鼓勵他們開荒,還不斷向朝廷申請給百姓放糧、免征賦稅,更是在這里興建了很多的學堂。

于成龍在羅城一待就是7年的時間,這7年間他為百姓奔波、風雨無阻,眼看著他的兩鬢已經生出了白發。

原先只有6戶人家的落魄村子,竟然在于成龍的治理下, 成了遠近聞名的大縣,很多百姓慕名搬來,這里的經濟水準也慢慢上來了。

有了錢之后,于成龍就在村里又興建了幾家養老院, 現在百姓老有所依,幼有所教,村里井然有序,百姓安居樂業。

很快,他就引起了廣西巡撫的注意,似乎是這些官員認定,他就是有專門治理困難州縣的能力,于是明面上給他升官,

ADVERTISEMENT

實際上又將他安排到了同樣難纏的合州。

合州這里混亂荒涼,明明土地不少,但是流民就是不愿意來,于成龍扮成農民的樣子深入村子,這才明白了緣由。

原來合州的百姓非常排外,來到這里的流民都被擠兌走了, 而他們排外的原因就是土地與居住問題一直有矛盾。

于成龍就上報朝廷,給村民們劃分了土地與居住地,更是給他們減免了很多的賦稅,百姓們日子好過了,心態自然也就好了。

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 合州就迅速壯大、人口劇增,在于成龍的帶領下,農耕用地更是擴大了數倍。

ADVERTISEMENT

于成龍的兩次表現都被評為了「卓異」,因此他再次引起了朝廷重臣的注意,最終被升任為了武昌知府,此時他已經是從四品的官職了。

原以為這一次他終于苦盡甘來,但是沒想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這一次究竟是福是禍呢?

三代帝王都為他動容

武昌是魚米之鄉,于成龍原以為自己這一次不用再主政問題州縣了,但是他還是大意了。

這里的確沒有了流寇,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富足,但是誰能想到, 沒幾天竟然趕上了吳三桂造反。

吳三桂早就聯合了很多的部將安插進來,還策反了朝廷的一些官員,先是朝著百姓下手,讓百姓引發混亂。

ADVERTISEMENT

當地的府衙就用抓捕賊人為由大肆濫捕,這造成了百姓的恐慌,整個武昌都亂作一團,當地的官員沒有辦法,只能請出了于成龍。

于成龍是從父母官一步步走上來的, 在百姓心中的分量非同小可,人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廉政愛民的好官員,事情這才開始緩和。

不過吳三桂并不會這麼快就認輸,不久之后第二次暴亂再次到來,并且比第一次更加聲勢浩大。

很多官員紛紛請辭避難,還有一些人更是主張放棄這個州縣,但是于成龍卻說什麼也不肯, 他力排眾議制定出策略,堅持與百姓同進退。

于成龍能調動的士兵有限,這些遠遠不足以對抗逆賊,于是他開始鼓動一些驍勇之士,并且自己身先士卒,與逆賊展開了搏斗。

百姓感佩于他的英勇, 竟然紛紛加入了聲討逆賊的隊伍,僅僅用了20余天的時間,于成龍竟然就平息了這場叛亂。

ADVERTISEMENT

這簡直堪稱一件奇跡。

這件事過后,他受到了湖廣總督的高度重視,康熙也對這位百年難遇的好官員褒獎不已,竟然一步步將他晉升到了兩江總督的位置。

兩江總督已經是清朝最高級的封疆大吏之一了,手中有著非常大的實權, 康熙帝更是親口稱贊他為「清官第一」,還給他賞賜了御馬、親手寫下詩詞給他。

公元1684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龍走到了生命的終點,享年68歲。

在于成龍的遺物里,竟然只剩下一套官服,其他再無一物了,百姓得知后竟然紛紛駐足痛哭,街道空無一人,人人都跑去為他哀悼。

ADVERTISEMENT

別說是百姓,就連商販僧侶都痛哭流涕, 康熙帝更是破例為他撰寫碑文,追贈為太子太保,賜謚號「清端」,表達了對他一生功績的肯定。

到了雍正年間,雍正帝還特意下旨修建了賢良祠, 于成龍則成為了第一個進入賢良祠的官員,在奏折中,他更是多次感慨,讓官員們都以于成龍為楷模。

60年后,乾隆帝更是每每讀祖訓時,多次對于成龍的事跡動容,每次都會派出官員前去祭拜,并且給于成龍的祠堂御賜了「清風是式」的牌匾。

這樣一位好官員的確是百年難得一見,他所有的表現都留在了百姓的心中,也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永垂不朽!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