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葛肇煌與14K的前世今生,外來黑幫橫行香港江湖半個世紀
2022/09/07

他曾是中將,被打敗后逃到香港,收拾舊部創立黑幫社團;

在幾年里,他靠著手底下的精兵悍將把社團發展為「香港第一大黑幫」,橫行香港江湖半個世紀。

他就是葛肇煌,14K社團的創始人。

葛肇煌于1894年出生在一個殷實家庭,自幼不喜讀書,喜好結交好友,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三教九流。

長大后,葛肇煌加入國民革命軍,在軍隊里慢慢往上爬,到了1934年,成為革命軍第93師的連長。

1942年,葛肇煌加入軍統,歸軍統頭子戴笠所管,第二年升任為西江獨立行動大隊長。

1945年,日本在廣州的一個偽洪門據點「五洲華僑洪門西南本部」被葛肇煌端了,此后葛肇煌將此據點改為「洪門忠義會」,并自稱「洪門護法」,游走在當地綠林豪杰之間。

1949年,葛肇煌召開洪門大會,邀請不少重量級的洪門大佬前來觀禮助興。

在大會上,葛肇煌收編廣東地區的洪門組織、西江一帶與珠江三角洲的「大天二」以及一些被打敗的國民黨軍人,實力瞬間壯大。

除此之外,葛肇煌還開堂「洪發山」,將原本的「洪門忠義會」改組為「洪發山忠義會」,成為當時廣東地區最大的「山頭」。

葛肇煌將「洪發山」以「字堆」分組,采用孫中山在「民族主義」里的「新八德」與老蔣「新生活運動」倡導的「四維」,將「洪發山」編成十八個字堆,分別為「實、踐、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禮、廉、堅、毅、勇、俊、潔、誠」。此外另編「匡瀘」、「拜瀘」,還有長江系的「格字號」,西江系的「義勝堂」、「西慶堂」等眾多分會。

洪門始于清朝時期,一直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由于清兵的圍剿,不少洪門義士便占山為王,因此洪門便以許多「山頭」來作為分支。

在當時廣東最具資歷的洪門「五圣山」龍頭李福林與副龍頭關仁甫已是人老年邁,準備封刀退休。

葛肇煌在這時候崛起成為廣東洪門勢力最大的一支,李福林與關仁甫就將廣東洪門的龍頭之位傳給了葛肇煌。

1949年10月,葛肇煌帶著一眾「洪發山」成員敗退到了香港定居,并在香港眾社團之中夾縫求生。

「洪發山」成員皆訓練有素,本土社團哪里能是葛肇煌一伙人的對手,為了掩人耳目,葛肇煌又將「洪發山」對外改稱為「14號」,「14號」的由來也簡單,是當年「洪發山」在廣州的據點寶華路14號,葛肇煌便以門牌為號。

由于「14號」 太過猖狂,葛肇煌作為首領,很快就被驅逐出境,「14號」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開始各自為政。

離開香港的葛肇煌逃往寶島,經過一番游說畫大餅,葛肇煌獲得一大筆活動資金,又潛回香港,在元朗的凌云寺藏身。

回到香港后,葛肇煌有了資金支持,立馬召集舊部,將「14號」改為「14K」,這個K字代表的就是國民黨英文的縮寫Kuomintang,以此表示自己的忠心。

「14K」在葛肇煌的帶領下,開始四處插旗陀地,本地社團皆不是他的對手,因為本身「14K」的成員大多數都有過軍旅生活,不僅訓練有素,大多還經過槍林彈雨,是從尸山血海中走出來的人。本地社團再能打也是地痞流氓出身,哪里能是他們的對手。

靠著這幫精兵悍將的狠辣,「14K」迅速崛起,旗下字堆也從原本的十八個字堆擴展到三十六字堆,實力一舉超越「和勝和」、「和安樂」、「和合圖」等和字頭本土社團,成為香港第一大黑幫,并以「香港第一黑幫」之名叱咤江湖近半個世紀。

「14K」奉「孝字堆」為正統,由葛肇煌帶領,并以葛肇煌為「14K」龍頭。

但早年洪門的宗旨是「驅除韃奴,反清復明」,到了這兒卻是變了味,與地痞流氓無異。

除了經營黃、賭、毒等非法生意,還向那些只能溫飽度日的攤販們收取保護費,可謂是無惡不作。

寶島方面,除了給予「14K」資金支持,還支持了另一個社團,那便是新義安。

那時候新義安創始人向前扎根九龍城寨,由于勢力最大,在城寨里號稱「九龍皇帝」 。但在當時新義安的規模完全無法與「14K」比擬,因兩個創始人的背景皆一樣,所以他們偶爾會相互幫襯,兩個社團也算相安無事。

1953年,葛肇煌突然腦充血暴斃在凌云寺里,享年59歲,社團眾人為他風光大葬,那場面可謂是當時最盛大的喪禮。葛肇煌的墓在粉嶺,至今仍能看見。

有傳言,葛肇煌的死并非自然死亡,而是因為當初畫的大餅沒能實現,當然這也是坊間的猜測。

葛肇煌死后,由「太子」葛志雄繼位為「14K」二代龍頭,但葛志雄無心社團事務,再加上社團里的猛人太多,誰也不服誰,14K社團三十六字堆開始各自為政,也因此14K沒能繼續壯大,而是開始沒落,甚至有些字堆已經名存實亡。

如今仍活躍的僅剩「毅」字堆、「梅」字堆、「德」字堆、新晉的「大圈」字堆等等。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黑道勢力肯定是江河日下,畢竟邪不勝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