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拒絕與孫中山合葬,直言:她伴我53年,我答應要和她葬一起

珮珊 2022/10/21 檢舉 我要評論

1981年5月,宋慶齡因病去世,享年88歲。

她是孫中山的妻子,也是領導人,但這麼偉大的人最后的愿望是葬在公墓。

她ㄙˇ前安排了自己的墓地,葬在父母墓地的東側,保姆李燕娥的墓在平行的西側。

保姆李燕娥陪伴宋慶齡53年,幾乎為夫人宋慶齡活了一輩子。

她一生無兒無女,只有宋慶齡一個親人。

宋慶齡說:「我答應過她,ㄙˇ后我們會葬在一起。」

宋慶齡父母墓地兩邊的墳墓規格、大小、距離都是一樣的,她們也永遠相伴。

其實當初宋慶齡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身邊的人都不理解,因為她和孫中山先生當年可是排除重重困難才在一起的。

這樣令人羨慕的一對,宋慶齡臨ㄙˇ前為何說不會和孫中山先生葬在一起?

是什麼讓她做出如此令人費解的決定?

宋慶齡解釋說:「她不想葬在中山陵,偉業是先生創造的,她只是個跟隨者,不可能和先生葬在一起。」

另外,父親生前強烈反對他們結婚,但由于自己的任性,對家人造成了很多傷害。

尤其是父親,因為這件事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甚至生了一場大病,沒幾年就去世了。

除了上面的原因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生命中除了孫中山以外的重要人物。

她就是李燕娥。

孫中山去世兩年后,恰好家里雇了保姆,年僅16歲的李燕娥出現在宋慶齡的視線中。

「多不幸,多可憐。」

當宋慶齡第一次了解到李燕娥的身世時,她同情地留下了眼淚,毅然決然地留下了這個身世凄慘的女孩。

民國出生的女人,都有自己的苦衷。

而對于李燕娥這種幾乎前半生都在受罪的女人來說,顯然更是難上加難。

那時候女孩子最大的事情就是結婚,最不愿意做的事情也是結婚。

李燕娥十幾歲的時候,她的叔叔把她許配給了當地的一個流浪漢。

李燕娥嫁錯了人。她老公是個小混混,不僅整天吃喝玩樂,還動不動就打罵自己。

后來她實在受不了丈夫的虐待,一怒之下離家出走。

這成了她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是她的決定,把她這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和后來宋慶齡聯系在了一起,靠自己改寫了的命運。

對于李燕娥的生日,宋慶齡一直記在心里。

如果她們兩個不在一起,宋慶齡會打電話問候她,請她家人一起給她過生日。

但是,李燕娥總說:「我們下人是不用過生日的。」

宋慶齡告訴她宋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每次說起這件事,李燕娥總是流下眼淚。

建國后,宋慶齡因為工作需要,從上海去了北京。

李燕娥沒有和宋慶齡一起去北京,因為她需要收拾她在上海的房子。

宋慶齡工作很忙,但每周至少要和李姐姐通兩次電話。

她們兩個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李燕娥已經不是初來乍到時的那個小女孩了。

歲月在她們臉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宋慶齡擔心她不在李燕娥身邊她一個人太孤獨,故意讓她收養已故工作人員的女兒。

然而李燕娥最后還是要依靠宋慶齡。

宋慶齡之前跟李燕娥說這輩子跟著我你受苦了。

李燕娥有點不好意思地對宋慶齡「夫人,別這麼說。要不是你,我還不知道怎麼在這大上海生活呢!遇見你是我一生的幸事。」

宋慶齡溫柔地微笑著,看著比自己小很多歲的李燕娥,不禁想起了第一次遇見她的情景。

34歲宋慶齡從漢口回到上海。

她一到家,保姆譚媽就來接她了。

「夫人,你還記得上次我告訴你的那個女孩嗎?上次你走的時候,讓我帶她回家給你看。現在她就在樓上。要不要上樓看看?」

為了報答宋慶齡的恩情,李燕娥也努力照顧家人的日常生活。

她每天早起晚睡,把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

李燕娥掌握著家里所有的鑰匙,這也說明宋慶齡信任她。

李燕娥對保管鑰匙要求極其嚴格。

每次去地下室,儲藏室都是自己動手。

宋慶齡還有一個文件箱,里面有很多貴重物品,李燕娥對這個文件箱的貼身保護。

宋慶齡曾經對外人說,紫金山是為那些真正偉大的人服務的。

那麼從這句話可以發現,宋慶齡女士自始至終都認為自己是個普通人。

和很多人一樣,她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她說:「雖然我是孫中山先生的妻子,但在我心里,我不愿意用這個身份去獲得孫中山先生的光榮庇護。」

所以,在宋慶齡看來自己是個普通人。

既然是普通人,就不能葬在中山陵周圍。

當初宋慶齡心甘情愿地選擇了做陪襯,以至于原本兩個人的重擔全被她一個人扛了下來。

再多的悲痛,宋慶齡也只能在心中深埋。

自從孫中山ㄙˇ后,宋慶齡就陷入了無盡的孤獨。

她不想見陽光,臥室的窗簾幾乎再也沒有拉開過。

可是她還要帶著丈夫的遺愿繼續走下去。

88歲宋慶齡病逝北京。

宋慶齡已經孤獨了56年。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她反復對秘書說:「不要把她和丈夫埋在一起,讓她回到父母身邊,她也想回去陪陪他們。」

這樣的人值得我們敬仰。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