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朱棣許諾朱權事成就平分天下,事后卻反悔,朱權一個舉動保全自身
2023/02/09

ADVERTISEMENT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深感元朝之所以滅亡,主要還在于「 主弱臣強,皇帝不得藩屏之助」,于是他在洪武三年的時候,冊封諸皇子為藩王,讓他們到全國各地鎮守。

在這些明朝初期的藩王當中,最重要的是十三位塞王,分布在東北到西北的漠北邊線上,這十三位塞王分別是:

北平燕王、大寧寧王、太原晉王、大同代王、廣寧遼王、西安秦王、宣府谷王、甘州肅王、寧夏慶王、平涼安王、開平齊王、沈陽沈王、開原韓王。

最開始的時候,這十三位塞王都只有三護衛的兵力,大約萬余人的規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局勢的變化,許多塞王的兵力其實遠遠不止三護衛。

到洪武晚期的時候,這十三位塞當中,實力最為強勁的莫過于寧王朱權了,其次是燕王朱棣等少數幾個藩王。

ADVERTISEMENT

朱權,朱元璋的第十七個兒子,嬪妃楊氏所生,是朱元璋的庶子,不過他自小十分聰明,深受朱元璋喜愛,稍稍長大之后,又十分有謀略,朱元璋認為他很有才能,于是封十三歲的他為寧王,將非常重要的大寧封給他作為封地。

大寧,在喜峰口之外,東連遼左,西接宣府,是一個土地十分廣闊的軍事重鎮,也是防守蒙古的最前沿地區,朱權能得到這個地方,可見朱元璋對他十分重視。

洪武二十五年,十五歲的朱權到大寧就藩,由于這個地方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朱元璋給了他超規格的兵力配置,史書對此是這麼記載的:

王所統封疆數十城,廣千余里,帶甲八萬,革車六千,視諸王最雄。

說朱權統治的領土有數十座城池,連綿千余里,還有將士八萬,兵車六千,無論是土地的廣闊程度,還是兵力的多寡,在諸王之中都排在第一。

ADVERTISEMENT

并且,朱權還有個一個別人無法企及的待遇,那就是他手下有一支戰斗力爆表的軍隊,即朵顏三衛。

朵顏三衛是投降而來的蒙古人組成的,由朵顏、泰寧和福余三衛組成,也叫兀良哈三衛,將士們各個能征慣戰,是朱權手下的雇傭兵集團,也是朱權的大殺器,朱權曾多次帶領朵顏三衛出征蒙古,都取得了傲人的戰績。

事實上,朱權剛來到大寧的時候,由于大寧地區地處荒漠,人口也不是很多,所以封國并不富裕。

但朱權是個很有謀略和吃苦精神的人,他在大寧地區的沙漠當中廣泛種植樹木,并帶領軍民開墾荒地,而且他本人作風也很勤儉節約,結果在數年時間里,大寧就變得十分富裕了。

然胙土廣衍倍于他王,亦以儉約制國,辟圃種樹,廣令衛士疆理荒野,藝植土物之宜,國用饒裕。

ADVERTISEMENT

在朱權的封國大寧附近有許多鄰居,但跟他關系最好的就是燕王朱棣了,盡管兩人不是一個媽生的,但因為都很有才能,彼此惺惺相惜,兩人又經常一起征戰塞外,因此相處十分融洽。

那時候,是朱權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時光,他與朱棣一起馳騁塞外,為大明朝建立功勛,得到了朱元璋的賞賜和厚愛,他本人也沉浸其中,認為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

但是,事情的轉折點出現在洪武二十八年,這一年太子朱標去世了,包括朱棣在內的幾個朱元璋的嫡子,對皇位展開了爭奪戰,朱權雖然無心皇位,但也卷入其中,不得不在皇子與皇孫(朱允炆)之間站隊。

不過,朱權倒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得罪誰都不是好事,所以對外左右逢源,對內則加強自身實力,以此來防備未知的變化。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了,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朱元璋去世前,朱允炆就表達出了對藩王實力過強的擔憂,但因為種種原因,朱元璋并沒有采取任何措施。

為了消除藩王的隱患,朱允炆繼位之后,開始實施削藩政策,在半年之內就削去了六位藩王的爵位,并開始對燕王朱棣進行嚴格限制。

ADVERTISEMENT

建文元年五月,朱允炆削去了朱棣的三護衛,導致朱棣只有八百衛士可用,并且他所在的北平還處在朝廷軍的包圍之中。

當年六月,朱棣在做好準備之后,以清君側之名發起了靖難之役,由于當時北方諸將大多都是他的舊部,因此他很快就招降了大量朝廷軍,并控住了北平周邊地區。

朱允炆見朱棣造反,認為朱權與朱棣關系好,可能會出兵幫助朱棣,于是下令削去朱權的三護衛,并派遣都督劉真、陳亨率領大寧兵攻打遵化。

實際上,朱權并沒有幫助朱棣的打算,因此朱允炆削去他三護衛,讓他感到很是惱火,這也間接促使他後來接受朱棣的招納。

不過,朱權雖然失去了三護衛,但他的實力依然很強,手下還有將士六萬余,以及朵顏三衛。

當年八月,朱允炆任命老將耿炳文為大將,率軍三十萬攻打燕軍。

ADVERTISEMENT

耿炳文雖然經驗豐富,非常擅長防守,但進攻卻是他的短板,朱棣抓住這一點,對朝廷軍進行突襲,結果兩次擊敗耿炳文,朝廷軍損失四萬余人。

戰報傳回南京之后,朱允炆勃然大怒,當即罷免了耿炳文,并與大臣們重新商議主帥人選。

那時候,朱允炆有意重用表兄弟曹國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再加上黃子澄等人與李景隆關系很好,也推薦李景隆,朱允炆便順勢任命李景隆為主帥,率軍五十萬攻打朱棣。

實際上,李景隆雖然是名將之后,卻沒有什麼實戰經歷,只是個紙上談兵之人,朱棣得知李景隆擔任主將,就感到非常不屑,認為李景隆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

當年九月,李景隆率軍圍攻北平,朱允炆又派遣江陰侯吳高帶領遼東兵馬圍攻永平,形勢對兵力薄弱的燕軍十分不利。

ADVERTISEMENT

不過,朱棣的做法卻讓人大為震驚,他竟然留下兒子朱高熾鎮守北平,自己則帶著主力部隊前往永平救援。

朱棣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認為北平城池堅固,以李景隆的能力,短時間之內很難破城,反倒是永平作為北平的外圍屏障,是必須守住的。

并且,朱棣還有另外一個心思,那就是永平的位置比較靠近大寧,他去救援永平,也想趁機拉寧王朱權下手,即使不能,至少也要想辦法得到朱權的軍隊。

當時,朱棣是這麼對將士們說的,我以前巡視邊塞的時候,見大寧兵十分彪悍,朵顏三衛更是驍勇無比,如果我能得到寧王的軍隊,那就大事可成了。

曩余巡塞上,見大寧諸軍慓悍。吾得大寧,斷遼東,取邊騎助戰,大事濟矣。

但是,朱棣也知道,朱權雖然跟自己關系很好,卻不會輕易投靠自己,他得想個辦法才行。

ADVERTISEMENT

朱棣來到永平之后,很快就擊退了吳高的進攻,但他沒有立馬回援北平,而是帶著少量人馬走小路來到了大寧城下。

當時,朱棣是這麼對朱權說的,自己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了,希望朱權幫幫他,朱權見他人馬很少,就讓他入城。

朱棣入城之后,拉著朱權的手不停哭泣,還說自己是擔心被殺才起兵的,現在已經被朝廷軍打得大敗了,希望朱權能幫他上書侄子朱允炆,替他說說好話。

朱權認為朱棣被削去了三護衛,打敗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就沒有太多懷疑,于是答應朱棣的請求,還讓朱棣住在大寧城內。

朱棣在大寧城內住了好幾天,朱權都沒有發現任何異樣之處,就對朱棣堅信不疑。

實際上,朱棣可沒有閑著,在他入城的第一天,他就開始謀劃了,具體而言他做了以下兩件事:

ADVERTISEMENT

第一件事,朱棣讓主力部隊埋伏在大寧城外,并在自己入城之后,讓一部分得力將士慢慢混入大寧城內,為自己提供支援;

第二件事,朱棣讓部下暗地里對大寧城內的守將,以及朵顏三衛的首領進行拉攏,許諾給他們高官厚祿,讓他們投靠自己。

權邀燕王單騎入城,執手大慟,具言不得已起兵故,求代草表謝罪。居數日,疑洽不為備。北平銳卒伏城外,吏士稍稍入城,陰結三衛部長及諸戍卒。

在做好準備之后,朱棣就找到朱權,說自己準備返回北平去,朱權便親自前去送行,當眾人走到郊外的時候,朱棣突然一聲令下,城外的燕軍主力,以及城內投靠朱棣的大寧兵立馬云集起來。

這個時候,朱權才知道自己中了朱棣的埋伏,于是讓部將朱鑒護衛自己,結果還沒有交戰幾個回合,朱鑒及所部就全部被殺死了。

朱權的腦子也是轉得夠快,知道自己已經是光桿司令了,于是立馬向朱棣表態,說幫助朱棣反抗朝廷也不是不能商量,沒有我的話,恐怕你也很難控制大寧兵。

ADVERTISEMENT

朱棣覺得有道理,就拉著朱權的手說,只要你幫我成就大業,我就跟你平分天下!

燕王謂權,事成,當中分天下。

這話可嚇了朱權一跳,歷史上沒有哪個人造反成功了,還會跟別人平分天下,他要是真的答應了,這不是找死嘛!

于是,朱權只是微微一笑,并沒有給朱棣任何回應,朱棣也會心一笑,就不再說話了。

很快,朱棣就帶著朱權及其嬪妃、王子撤離了大寧,大寧城立馬就變成了一座空城。

由于朱棣得到了朱權的數萬兵馬以及朵顏三衛,實力因此大大加強,之后他率軍在鄭村壩反攻李景隆,將李景隆打得大敗而歸。

經過將近四年的角逐,朱棣最終奪取南京,坐上了皇帝寶座,而在這段時間里,朱權也十分老實,還多次幫朱棣起草檄文,用犀利的筆頭幫朱棣挽回了不少民意。

ADVERTISEMENT

如果說,朱棣沒有當皇帝,朱權或許是安全的,因為朱棣需要他。

但是,朱棣當坐上龍椅之后,朱權就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了,當初朱棣承諾事成就跟他平分天下,現在這件事該怎麼結束呢?

當然了,朱權也不可以不提這一茬,就當做沒發生一樣,但朱棣會放心嗎?朱棣肯定會擔心他哪一天提起這件事,那自己就尷尬了。

更為嚴重的是,朱棣為了防止朱權提起這件事,會不會提前謀劃,讓他沒有開口的機會呢?

想到這里,朱權就冒出了一身冷汗,他決定做點什麼來打消朱棣的疑慮,也給自己找一條安全的退路。

就在朱棣登基稱帝之后不久,朱權就上書一封給他,說大寧我是不準備回去了(其實朱棣已經將大寧收回朝廷了),我希望到南方富庶的地方建立封國,蘇州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比即位,王乞改南土。

朱棣一聽,感到十分高興,因為他知道朱權不打算跟他平分天下了,只是當個富貴王爺而已。

但是,朱棣對朱權還是很有戒心的,他擔心朱權萬一到了富庶的地方,兜里有錢了,再大手一揮,召那些舊部一起造反,可就不太好了。

ADVERTISEMENT

所以,朱棣不太愿意將蘇州封給朱權,但他不知道的是,朱權的目的其實也不是蘇州,而是人口眾多的南昌。

朱權之所以沒有一開始就提南昌,正是因為他深知求上得中的道理,他一開始就提出蘇州,其實是知道得不到的。

正如朱權所料,朱棣沒有給他蘇州,當時朱棣是這麼說的,蘇州是京畿之地,不太方便給你做封地。

朱權也沒有堅持,又對朱棣說,那就將錢塘封給我吧。

朱棣也不想把錢塘給朱權,就對朱權說,錢塘這個地方不太吉利,當初父皇將錢塘封給五弟朱橚,但朱橚并未成功就藩;建文在位的時候,將錢塘封給他的弟弟,也未能就藩,所以我建議你選擇其他地方,建寧、重慶、荊州、東昌都是好地方,你隨便選一個吧。

這個時候,朱權應該見好就收,直接提出南昌就好,但他為了徹底打消朱棣的猜忌心,就假裝對朱棣說的幾個地方都不滿意,以后再討論這件事。

ADVERTISEMENT

朱棣見朱權如此,似乎早就將平分天下之事拋諸腦后了,就感到非常高興,他心里其實已經盤算好了,日后朱權只要看好了封地,就果斷答應。

永樂元年二月,朱權在京城已經待了很長時間了,就跑去找朱棣,說自己要去南昌,朱棣當即答應他的請求,還舉行了隆重了歡送儀式,并派人在南昌修建了規模浩大的寧王府。

就這樣,朱權成功來到了南昌,但之后發生了一件事,讓朱棣重新對他產生了猜忌,那他是如何安全著陸的呢?

事情是這樣的,當初朱棣剝奪了朱權的大寧兵馬,等到天下安定之后,他就在大寧地區設置了大寧都司,并將大寧官兵和朵顏三衛安置在這個地方。

或許是因為大寧官兵與朵顏三衛相處得不怎麼融洽,許多人都逃到塞外成為盜賊,他們聚眾搶掠明朝境內百姓的財物,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ADVERTISEMENT

這件事本來跟朱權是沒什麼關系的,因為他早就不掌管大寧兵馬了,但朱棣可不這麼想,他以為是朱權暗中蠱惑舊部搞事情的,是在怪罪自己沒有跟他平分天下,甚至是意圖謀反。

朱棣原本是打算派軍隊去平亂的,但他轉念一想,如果這個時候對大寧兵馬下手,那豈不是逼這些人造反嗎,大寧豈不是很容易就丟失了?

最終,朱棣為了大局著想,就下發了一道諭旨,赦免那些為非作歹的大寧官兵,說他們只要改過自新,就讓他們官復原職,并且提高他們的待遇。

大寧諸衛官軍多逃,于口外相聚刦掠,罪本難容,朕念此輩皆太祖皇帝所飬,東征西伐嘗奮力効勞。后出于一時畏罪逃聚,衣食無資。遂至刼奪,陷為盜賊,改過無由,可即差人赍勑往諭朕意。既往之罪咸釋不問,宜革心悔過,各復職役。

ADVERTISEMENT

諭旨下達之后,那些去當盜賊的大寧官兵,大多都回去繼續任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危機就這樣被化解了。

由于朱棣沒有找到朱權蠱惑大寧兵馬的證據,因此這件事只得作罷,但這不代表他對朱權就放心了。

永樂四年,有人告發朱權使用巫術害人,并且誹謗別人,朱棣便派人秘密調查,結果發現朱權只不過是在求仙問道而已,并沒有什麼不軌之舉。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朱權來到南昌之后,深感自己前途無望,又遭到朱棣猜忌,便開始韜光養晦,不再過問世事了,而是一門心思求仙問道,為此他還與道家第43代天師張宇初成為了好友。

不僅如此,朱權為了麻痹朱棣,還專門修建了一座書齋,他經常與文人學士往來,而且沉迷于著書立傳,還對戲曲、旅游、醫術、天文、地理等領域充滿了興趣。

ADVERTISEMENT

在數年時間里,朱權就寫下了幾十本著述,內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他還派人將自己寫的送給朱棣看,朱棣當然看不懂了,但由此堅信他沒有什麼平分天下的想法了。

歷史上,朱權確實是個有名的道家學者,而且在戲曲、歷史、醫術等方面造詣很高,可以說這完全是他倒逼自己所成就的。

由于朱權表現很好,因此在朱棣在位的二十余年時間里,他都沒有遭受迫害,那這是不是意味著他一點野心都沒有呢?

答案是否定的,其實他對權勢也有執念,他當然知道自己無法跟朱棣平分天下了,但他對于失去大寧感到很失落,當初他是不得已才選擇到南昌去的,因為他知道朱棣不可能再讓他回大寧了。

朱棣去世后,明仁宗朱高熾繼位,朱權曾上書朱高熾說,南昌不是我的封地,我請求回到大寧去。

ADVERTISEMENT

朱高熾也是個聰明人,就對朱權說,父皇將你封在南昌二十余年,如果不是你的封地,哪里是你的封地呢?

帝答書曰:「南昌,叔父受之皇考已二十余年,非封國而何?」

明宣宗朱高熾宣德三年,朱權又上書說,想要得到南昌附近的良田,又被朱瞻基拒絕。

至此,朱權完全意識到,從朱棣到朱瞻基這祖孫三人,都對他充滿了戒心,他想要回到大寧的愿望已經無法實現了,再加上自己年事已高,便不再折騰了,而是安心在家養老。

不過,朱權由于深諳道家的養生之道,所以壽命比較高,一直到正統十三年(1448年)才無疾而終,死時七十歲,是朱元璋兒子之中壽命最長者。

回顧朱權的一生,雖然有過被朱棣欺騙的經歷,但總體上他還算是個有智慧之人,不但在靖難之役后保全了自身,而且活得比較長,結局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