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3種常見的錯誤教育方式,會對孩子會產生負面影響,請別再這樣教育孩子了
2022/11/04

ADVERTISEMENT

如果自己的事情被當成了「笑料」,被當眾談論,你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自己的「糗事」被別人當成談資,大多數的人心里會充滿憤怒和羞恥感。其實對于孩子來說,也是如此。

還記得小時候親戚來家里做客,母親總是喜歡拿自己的糗事當成笑料,供大家一樂。每次聽到母親談論自己不光彩的事情,我總是連忙躲進房間,捂起耳朵,腦子里「嗡嗡」作響,憤怒和羞恥感油然而生。

從那時起,我就下定決心,如果自己以后有了孩子,一定要維護好孩子的尊嚴,絕不會做出像母親這般的行為。

但是,一次乘坐高鐵期間的經歷,卻令我至今心有余悸。這班高鐵上,坐在我鄰座的是一名小學生模樣的男孩和他打扮時髦的母親。

一路上,小男孩并不鬧騰,他拿著媽媽的手機在觀看動畫視訊。

ADVERTISEMENT

但是不知是有什麼急事,小男孩的母親想要拿回手機,但是正沉浸在精彩視訊中的小男孩顯然不樂意,堅決不交出手機。

此時,小男孩的母親的臉上露出了不耐煩的神情,大聲地斥責孩子「不懂事」。

小男孩輕聲地 頂撞了幾句,這幾句話 一下子激怒了他的母親。這位時髦的媽媽此時似乎也不顧及自身的形象, 開始大聲地斥責孩子,斥責的話語很是難聽,讓周邊的乘客直搖頭,男孩也低下了頭,不再敢多說話。

有乘客好言相勸道:「孩子還小,都是這樣的,沒有必要這樣教育孩子。」

但是這位時髦的母親似乎并不接受其他人的勸告,揚言道:「我自己的孩子,我想怎麼教育輪不到你插手。」

ADVERTISEMENT

就這樣,即便早已經拿回了自己的手機,這位母親還是停止不了對孩子的羞辱,并且越罵越難聽,越罵越露骨。

而坐在他們鄰座的我, 一路上如坐針氈,背后冷汗直冒,仿佛自己就是那個被當眾辱罵的男孩,渾身不自在,恨不得能找一個地洞鉆進去。

那一路的體驗,讓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變成了那個被當眾恥笑的自尊心碎一地的孩子。

現在的家長普遍都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但是家長們的教育方式很多時候對孩子來說起到的作用不大,有時候起到的甚至是反作用,傷害了孩子。

有幾種錯誤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產生負面的影響,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盡量避免。

3種常見的錯誤教育方式,會對孩子會產生負面影響,請別再這樣教育孩子了

喜歡「當面教子」

很多父母喜歡當著別人的面,甚至是陌生人的面教育自己的孩子。

ADVERTISEMENT

他們認為把孩子的錯公之于眾,這樣孩子能夠「長記性」。

但其實「當面教子」對于孩子來說,有著很多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對孩子的自尊心,會是一種較大的打擊。

很多父母并不把孩子的自尊心放在心上,他們認為孩子還小,是沒有自尊心的。但其實,孩子從2歲起,自尊心就已經開始萌芽了。

也就是說,父母在教育 2歲孩子的時候, 就要有意識地去保護他的自尊心。

孩子的自尊心有多重要?自尊往往和自信連在一起,一個自尊心常常受打擊的孩子,往往是一個缺乏自信,比較自卑的孩子。

ADVERTISEMENT

視成績為一切的「唯學習論」

家長們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無可厚非,因為孩子的成績關乎到孩子的未來。

但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并不是只有學習這一件事,孩子的「閃光點」也并不是只在孩子的成績單中體現。

因此,父母如果太過于看重孩子的成績,孩子考得好就喜笑顏開,孩子考得差就愁云密布,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

孩子并沒有要求自己擁有一個完美的父母,同樣, 父母也不應該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完美。

父母「唯學習論」的教育方式,傷害的不僅僅是那些學習成績不佳的孩子,對于那些成績好的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巨大的壓力來源。

有名 14歲的「優等生」,寫下了 滿滿三頁紙的遺書,控訴自己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太嚴格讓自己喘不過氣。

這名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的成績有著近乎嚴苛的要求,對孩子每次考試的班級、年級、甚至全省的排名,都有一套標準。

ADVERTISEMENT

因此,廣大父母們,不要用這種方式來教育孩子。

父母過于「專制」

專制型的父母是怎樣的呢?專制型的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這是為了你好,你應該聽我的。」

在「專制型」的父母眼中,他們的所作所為是以孩子的利益為出發點的,就像他們說的「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一樣。

如果孩子沒能按照他們要求的那樣去做,他們可能會因此發脾氣,情緒失控,甚至打罵孩子。

專制型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是 膽怯、懦弱且沒有主見的。這些孩子可能表面上看似聽話、乖巧,實際上他們的懂事并不是發自內心,而是因為懼怕父母。

孩子在「專制」的環境中長大, 不僅性格、三觀容易出現問題,和父母的親子關系也會不理想。

結語

教育孩子這件事,看似簡單,實際上對于父母來說是極具挑戰性的。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個性,但是不管父母們怎麼教育孩子, 一定要以尊重為前提。

不要因為孩子一時屈服于自己的權威而沾沾自喜,這樣的教育其實對孩子是一種傷害,父母和孩子其實應該是平等的。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