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考古隊挖了整整40年,出土一件國寶,專家:我的血液凝固了
2022/11/09

ADVERTISEMENT

山西是中國著名的文物大省,歷來就有「地上文物看山西」的說法,這片表里山河不僅有許多屹立千年的古代建筑,還有無數的古代地下遺址,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個由考古界「國字號」隊伍發掘整整40年的考古大發現。

40年前,也就是1978年,考古人員正式開始在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的陶寺遺址發掘,在這片距今4000多年前、300多萬平方公尺的遺址中挖出了一個個大發現。比如,考古隊在陶寺遺址的諸多大型墓葬中都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比如鼉鼓、特磬、龍盤等具有特殊意義的國寶,以及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人工冶鑄金屬制品——銅鈴。這些數量龐大的國寶級文物的重見天日讓考古人員興奮無比。

而在1984年,在陶寺遺址一個不起眼的小灰坑中出土了一個震驚整個世界、改寫中國文字歷史的大發現——刻有象形文字的毛筆朱書陶扁壺,據專家回憶:當時看到它時,自己激動得血液都凝固了!一般來說,殷墟甲骨文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問題,但其實甲骨文是較為成熟的文字,而不是文字的初始階段,陶寺遺址朱書的發現,將漢字的成熟期至少推進了700年!

ADVERTISEMENT

除此之外,陶寺遺址中還發現了一個震驚整個世界的大發現——世界上最早的觀象台,陶寺觀象祭祀台竟然比英國巨石陣觀象台早了500年!而為了證明這是全世界最早的觀象台,考古發掘領隊何努和許多天文學家還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后來經過一年又一年的努力后終于達成了共識,后來當天文學家認可陶寺觀象台的觀象功能時,何努竟然淚流滿目,其中心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到了2013年,一個名叫高江濤的考古專家尿急撒尿時意外發現了一處夯土遺跡,這處夯土遺跡最終圍成了一個長470米、寬270米,面積接近13萬平方公尺的古城遺址由于城內曾經密集分布著許多大型宮殿建筑,考古人員認為這座城中之城,是與明清故宮類似、但卻早了3700多年的宮城。

長達四十年的發掘,山西陶寺遺址中出土了一個個震驚國內外考古界的大發現,同時陶寺遺址也是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的一大證據,它的發掘將繼續,我們期待更多的大發現。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