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如果你允許孩子從小做這3件「沒用」的事,長大后,他會感謝你
2022/09/29

ADVERTISEMENT

發現沒有,作為父母, 我們最受不了的,就是看到孩子在做「沒有用」的事兒。

看見孩子躺著,我們就難受;

看著孩子發呆,我們就鬧心;

如果孩子偷偷看「閑書」,我們就覺得這個孩子沒正事兒

如果孩子喜歡打籃球而不是學習,我們就認為這個孩子沒出息。

我們恨不得孩子一天24小時都學習中,每分每秒都在做有用的事。

可是,如果孩子只做大人眼里有用的事情, 他會變成什麼樣的孩子?

《隱秘的角落》中,朱朝陽的媽媽認為兒子只需要學習,不需要交朋友,結果朱朝陽沉迷在嚴良和普普的友情中, 人生路一步步走錯。

「神童」魏永康的媽媽為了讓魏永康專心學習,給兒子洗衣端飯、洗澡洗臉,甚至親自喂飯。魏永康雖然考上了碩博連讀, 卻最終因生活不能自理被勸退。

ADVERTISEMENT

在孩子的成長中,沒有什麼事情是「沒有用的」,特別是 以下3件事,看似無用,卻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積極作用,家長務必要明白!

01

允許孩子有「沒有用」的愛好

紀錄片《小小少年》中,11歲的殷然特別喜歡研究蟲子,甚至在家里專門開辟了一塊地方養蟲子。殷然的父母也非常支持鼓勵兒子的興趣。

殷然對昆蟲的品類、習性如數家珍,在探索蟲子的過程中結交了許多專業級的大神,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

而有的父母恰恰相反,在《小舍得》中,顏子悠同樣喜歡研究蟲子,夢想做生物學家,但是媽媽卻認為他的興趣毫無用處,媽媽扔掉孩子的蝸牛,停掉孩子的足球課,逼孩子每天學習學習學習,最終子悠的精神垮掉了。

ADVERTISEMENT

一個人,如果能盡早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無疑是非常幸運的事。 但是,如果無法得到父母的支持,這種幸運只能變成悲劇。

每個孩子擅長的內容不同,有的擅長繪畫,有的喜歡做手工,有的對編程感興趣,有的則癡迷于研究昆蟲。

從來都沒有「無用」的愛好,即使孩子不能成為這個領域中的專家,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會收獲很多,他得到了尊重,他懂得了熱愛,他明白什麼是全力以赴,什麼是獲得知識的快樂。

所以,家長不要去阻礙孩子擁有「沒有用」的愛好,而是要鼓勵孩子的熱愛,做他身后堅定的支持者。

02

允許孩子讀「沒有用」的書

如果一個孩子只鉆研校內學習,而從來不讀沒有用的書, 這個孩子在學習上不會走太遠,年級越高會學得越吃力。

閱讀會讓孩子擁有海量的知識儲備,大量的閱讀會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邏輯能力,而這些都是各科學習的底層邏輯。

紀錄片《中國少年故事》中,來自北京海淀、西城、朝陽區的學霸們,他們的書架上無一例外都擺滿了各種書籍。

ADVERTISEMENT

這些孩子閱讀范圍非常廣,知識積累很豐厚,他們談吐都帶著自己的思想,眼睛里也透著一股子聰明勁兒。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從小學開始讀書,到大學畢業,整整16年,這麼多書,讀了又忘了,究竟有什麼用?」

其中一條高贊地回答說: 「就像你吃了16年的飯,它們被吃進胃里,又拉了出來,可是在這16年里,你的肉體一天天成長。讀過的書,也是這樣,你雖然忘了它們,但只要你讀了,就會有一部分內化進你身體,成了你的血肉。」

三毛曾說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云,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ADVERTISEMENT

美國心理學會專業刊物《心理學》雜志2013年5月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 一個人7歲時的閱讀能力與其成年時的社會經濟狀態直接相關。

書籍都是有智慧的人留下的,孩子讀書,就是在和智者交流,只是最好的提高孩子認知和眼界,拓展孩子思維的最容易的路徑。

3-12歲階段是閱讀能力發展的黃金期,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海量閱讀,孩子讀的書越多,汲取的養分就越多,孩子的內心成長也就 茁壯~

03

允許孩子做「沒有用的勞動」

10歲男孩曲恩澤,父母奮戰在一線工作,他一個人去超市采購,做家務做飯,將自己照顧得非常好。

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年夜飯給父母做出20道菜,道道精美,讓人贊嘆。

孩子做家務,很多家長對此不以為然,他們認為有這個時間孩子 可以多刷幾道題,多背好幾個知識點,不要將時間浪費在沒有意義的家務上。很多家務等孩子大了自然就會了。

哈佛大學學者曾做過一項調查,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愛做家務與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成年之后,就業率為15:1,而犯罪率為1:10。

ADVERTISEMENT

愛做家務的孩子,擁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指數和家庭幸福指數。甚至在學業上,常做家務的孩子也往往表現得更加優異。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曾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過調查,結果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 高了27倍。

如果你認為孩子做家務,做勞動只是單純的干貨,那你就錯了。就拿買菜做飯來說,就暗藏著很多學問。

制定菜單,采購食材考察了孩子的規劃能力,靈活變通能力;

做飯過程,考察孩子是否會科學分配時間,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擺盤,還能看出孩子做事情是否細心,甚至審美能力。

做家務其實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在孩子的成長中,能起到非常積極的引導作用。

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是由無數個看似無用的小事積累成長的。

ADVERTISEMENT

他在玩耍中鍛煉了體魄,提高了身體素質;

他在搭積木的過程中,提高了想象力,建立了空間思維;

幫媽媽疊衣服,他的精細動作在提高;

看似他在發呆,實際上他在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一個美妙的音符就可能帶他走上音樂的道路,一筆無意的涂鴉也許就打開了他的創作之路。

作家桐華說過:因為孩子世界很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

不要小看任何一個看似毫無用處,毫無目的的動作和行為,就是這些小事讓孩子擁有了情商,建立了逆商,學會了社交,懂得了變通。

聰明的家長要善于觀察孩子有哪些「沒有用」的行為,善于分辨哪些看似無用,實則有用,并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引導和幫助。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