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動不動就哭和忍著不哭,兩種孩子未來會有哪些不同?家長該了解
2022/05/17

ADVERTISEMENT

關于教育孩子我見過最糟糕的一幕是,孩子情緒突然爆發,大哭不止,媽媽生氣地指著孩子說: 馬上給我憋回去,我數三下,你如果再哭,后果自負

7歲左右的男孩竟然真的抽抽搭搭的停止了,臉上有無盡的委屈,還夾雜著一些恐懼。

那個男孩如今已經成年了,跟父母關系非常不好,他是住校生,周末回到家基本上不跟父母溝通。

這個男孩成績一般,非常安靜,總是小心翼翼的,不太符合他這年齡段的氣質,跟其他人很有距離感。

當孩子哭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有無數次哭的經歷,孩子如果動不動就哭,確實會讓家長感到心煩,尤其是在有別人的情況下,孩子哭總是能夠遷怒于家長。

這就需要家長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了解孩子哭的可能性原因,然后找到解決方法,順著孩子的情緒來解決這個問題

ADVERTISEMENT

孩子是最容易表達內心真實情緒的群體,開心就笑了,難過疼痛不舒服的時候就會哭,所以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哭鬧。

孩子哭的幾個原因:

1、 身體不舒服或者是受到傷害用哭來表達情緒

寶寶們摔一跤哭會,撞到頭會哭,弄疼手指會哭……

哭是最直接的表達方法,除了發生意外,寶寶會哭,還有一種情況是寶寶因為身體不舒服,也會用哭的方式來傳遞信息。

2、 因為內心恐懼所以才會哭

內心產生恐懼的時候,寶寶就會哭。

比方說因為家長沒有提前做好思想工作,寶寶入學第一天,會因為一種恐懼感,大哭不止。

再比方說看到一個兇惡的小動物,寶寶可能會嚇哭。

3、 因為有不好的情緒所以會哭

除了上述兩種原因外,寶寶感到委屈、感到不舍、惋惜的時候,也會用哭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ADVERTISEMENT

玩具被搶走了,寶寶會哭,喜歡的玩具找不到了,同樣會哭。

寶寶們雖然人很小的,但是情緒還是很飽滿的,開心就笑,有負面情緒就哭

4、 試圖通過哭的方法來達到某種目的

另外,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這些小精靈們還有一種情況會哭,那就是試圖通過哭來「威脅」家長,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比方說,孩子想要吃糖果,家長拒絕,孩子會大哭來發泄不滿,當家長給他糖果以后,目的達到了,就會停止大哭。

當我們了解了這些具體原因以后,就能夠輕松應對寶寶哭這件事了。

允許寶寶用哭的方式來發泄

孩子不分男女,既然是孩子,就應該以孩子的標準來對待。

有一些養育男孩的家庭,秉持著「大男子」主義的那一套,不允許男孩哭,男孩一哭就被家長呵斥、制止。

ADVERTISEMENT

這樣做是會傷害到孩子的內心的,而一時的傷害,影響的是孩子長期的性格發展

當孩子哭了以后,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是呵斥孩子停止哭,而是要找到孩子哭的原因,然后再選擇應對的方法。

比方說如果孩子是因為受到了委屈哭,那家長就要安慰孩子,給孩子做心理疏通,引導孩子甚至幫助孩子去解決這件事。

比方說孩子的玩具被搶走了,孩子委屈地哭了,表示不想要讓對方玩,那家長就要放下自己的面子,去把玩具從別的小朋友手里拿回來。

再比方說,如果孩子因為想要達到某種目的哭,這種目的是不合理的,比方說孩子想要一個玩具,家長覺得這個玩具沒有必要買,孩子就開始大哭, 這種情況下,解決方法就是「擺爛式」育兒,安靜地陪在孩子身邊,不驕不躁,一直到孩子自己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ADVERTISEMENT

允許孩子用哭的方式來發泄情緒,這一點家長一定要注意, 只有小時候經歷過肆意哭鬧的孩子,性格發展才會是暢通無阻的。

那些被限制哭的孩子,就等于是被告知: 管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給別人添麻煩,這對孩子的性格塑造是非常不利的

小時候經常哭,和從小就學會忍著不哭的孩子,長大以后差距很大

開篇提到的那個孩子,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例子。

那些從小被父母要求「憋回去」,不允許哭的孩子,性格發展中總有一些扭曲的因素,他們或者拒絕跟父母溝通、親近,或者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拒絕向外表達自己的情緒,或者陰郁消極,無法正面應對自己的人生。

這些都會成為他們擁有幸福人生的障礙。

ADVERTISEMENT

當然了人生是復雜的,一路上會遇到很多其他的因素,可能一個不幸的男孩,遇到了他的女主角,童年經歷就被治愈了,所以我們不能確定這些人一定是不幸的。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是一個大機率事件,如果在人生中沒有遇到那個可以化解童年陰影的人或者是事情,童年的底色大概就是人生的底色了。

再觀那些從小就被允許表達情緒、發泄不滿的孩子,在成長的歷練中,越來越積極向上,越來越樂觀開朗。

多讓孩子發泄出自發的情緒,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孩子才逐漸學會如何控制情緒。教育的核心是引導,不是控制,希望家長們能夠真正理解這句話。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