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楊貴妃的真實體重,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
2023/01/24

ADVERTISEMENT

唐朝是一個氣勢恢宏的時代,它的偉大不僅在于萬國來朝的強大,還在于兼收并蓄的繁榮文化。唐朝的文化是恢宏大氣而又特立獨行的,這一點在它的審美上展現的淋漓盡致。中國古代大多數朝代都「以瘦為美」,就算不瘦,至少也要做到秀美飄逸,否則便不可能列入美女之列。唯獨唐朝,在傳統觀念中都認為它「以胖為美」,許多胖女孩甚至因此發出感嘆,恨自己為何不生在唐朝,否則必是一位傾國傾城的美女。

不過實際上,唐朝以胖為美的說法是值得商榷的。唐朝以胖為美的觀點由來已久,但有趣的是,基本上沒有唐人說過自己以胖為美,最能證明他們以胖為美的,似乎是時人用「環肥燕瘦」來形容楊貴妃,以及《資治通鑒》中「素有肉體,天資豐艷」的刻畫。除此以外,出土的唐朝壁畫上的女子大多比較雍容華貴,姿態豐腴,腰肢渾圓。

ADVERTISEMENT

這些是主張唐朝以胖為美最有力的證明,然而這也就說明了唐朝以胖為美的說法只是后人根據古畫以及對楊貴妃形容的猜測,實際上唐人并未說過自己以胖為美。那麼唐人以胖為美的說法到底靠不靠譜呢?

其實是不太靠譜的,比如「鐵證」楊玉環,其實與世人想象中的形象不太一樣。根據史料記載,楊貴妃的身高大概為165厘米,體重為138斤,這個身材當然稱不上苗條,但也絕對談不上肥胖。而且楊貴妃得寵憑借的是她動人的舞蹈,如果她真的滿身肥肉的話,大概是不會得到皇帝寵愛的。

楊貴妃自幼練舞,因此她身上的肉可能多為肌肉,而且身材非常勻稱,比如杜甫就在《麗人行》一詩中描述楊貴妃道:「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足以可見楊貴妃的身材并不臃腫,皇帝喜愛的是她曼妙的舞姿和艷麗的氣質。

ADVERTISEMENT

而關于古畫,其實唐朝美人畫經歷過數個階段。在初唐唐人并未以胖為美,在閻立本的《步輦圖》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宮女體態苗條,身姿曼妙。唐初詩人吳少微亦在《怨歌行》中寫道:「小腰麗女奪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顧。」這里的小腰麗女恐怕與胖是搭不上邊的。而中唐時唐人的審美發生一定的轉變,比如在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中,宮女的體態就比初唐名畫中豐腴許多。

不過這些人最多稱得上是豐滿,整體卻沒有臃腫的感覺。當然在中唐后期,唐朝雕塑與繪畫當中出現許多看上去偏肥胖的女子形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她們大多是貴婦身份,且年齡稍大,而她們身邊的小侍女們卻大多身材瘦削,體態輕盈。如果唐朝真的以胖為美,那麼這些年齡小的侍女在唐人看來豈不是都丑陋無比?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

ADVERTISEMENT

而且除楊貴妃以外,唐朝皇室挑選侍女與妃子時大多喜歡身材苗條的,比如唐玄宗讓高力士派人選美獻給太子,高力士最終獻上五位「細長白皙者」。可見唐人真正喜歡的是身材高挑、細長、皮膚白皙。除此以外,唐詩當中吟詠女性纖細之美的詩詞不勝枚舉。比如有《本事詩·事感第二》中「楊柳小蠻腰」,李賀《將進酒》中「皓齒歌,細腰舞」,劉希夷《公子行》里「愿作輕羅著細腰,愿為明鏡分姣面」、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中「秋千細腰女,搖曳逐風斜」等等,都說明唐朝上流人士是以纖細為美的。

ADVERTISEMENT

當然,總體來說唐朝的美女還是要比其他朝代更加豐腴的,唐人的審美文化也更加大氣磅礴,他們喜歡「豐肥濃麗,熱烈放姿」,楊玉環自然就是其中的典范。而之所以產生這種差異,與民族融合程度和經濟水平有關。唐朝以前中原王朝統治者大多是漢人,而漢人婉約含蓄的審美觀使上流社會更加喜歡體態輕盈、身材苗條的女子。

唐朝受到胡人文化的影響,包括李世民在內的唐朝統治者還有一部分胡人的血脈。鮮卑族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需要的是強健的體魄,因而受到鮮卑文化影響的唐人自然喜愛體態豐腴的女子,在他們看來身材過于苗條是一種病態。

而且,唐朝較為發達的經濟水平也創造出唐人獨特的審美觀。唐朝國中期繁榮昌盛,人們豐衣足食,杜甫就在詩中感慨道:「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人們有條件吃飽穿暖,自然才能保持健康豐滿的體格,尤其是上層女子,他們錦衣玉食,身材自然愈發豐腴。在這種情況下,唐人自然推崇「豐肥艷麗,熱烈放姿」的女子。而在唐朝后期天下大亂,百姓民不聊生,大部分人都面黃肌瘦,社會的審美觀很快就轉變為正常標準。

因此,唐朝獨特的審美觀體現了唐人崇拜氣魄、力量和強大的美,它向世人展現出大唐盛世的氣概。

不過切不可因此以為唐朝以胖為美,唐人喜歡的是豐腴、艷麗,而非臃腫。如果僅僅是單純的肥胖以及臃腫,大概還是會被唐人嫌棄的。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