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清朝有兩位官員,權利比皇帝還大,皇帝都不敢輕易招惹
2022/11/27

ADVERTISEMENT

古代的官員制度,可以說是非常嚴格了。等級從高到低都是為了保護和幫助皇帝更好的統治國家。我們常常在電視劇中聽到封官進爵就是一品官最大。其實從漢朝開始就實行了九品十八級的官員制度,即使實在清軍入關后還是繼續沿用了這個制度。

但到了清朝之后,所謂的一品大員就不再是最大的官職了。清朝開始使用了爵位的制度,清朝皇族的爵位從上到下分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這六種。我們看過的《鹿鼎記》中的韋小寶就是被康熙封為一等通吃伯。

很多人說清朝的鐵帽子王是清朝等級最大的官職,確實鐵帽子王是清朝權利金字塔頂尖的人物,但是鐵帽子王既不是官職,也不是爵位,而是清朝世襲王爵德特有稱呼而已,并且鐵帽子王雖然是清朝權利金字塔頂尖的人物,但依然實在皇帝之下,要聽命于皇帝。

ADVERTISEMENT

那麼這就是最大的官職了嗎,其實不然,清朝還有一個官職,權傾朝野,連皇帝都不敢輕易招惹,在整個清朝歷史上也只出現過兩個,這就是攝政王。

攝政王的只能是代理皇帝處理國家事務,實行皇帝的權利,但由于一個國家不能出現兩個皇帝,所以就把代行皇權的官職命為攝政王,雖然攝政王是王爵,但是攝政王是要高于皇族王爵的,雖然攝政王只是代行皇權,但是清朝這兩個擔任攝政王的人身份有些特殊,一個是多爾袞,另一個是載灃。

攝政王多爾袞是當時皇帝的十四叔,在順治年間,多爾袞一路帶領八旗軍入關,一路南下,幾乎清朝的疆土都是有多爾袞打下的,所以多爾袞在清朝也具有極高的威望,再者說順治繼位本來就是多爾袞妥協的,順治能登上皇位以及后來占領中原,都離不開多爾袞,而且多爾袞和順治的生母孝莊還有一層關系,所以多爾袞的爵位也一路升遷,先是叔父攝政王,然后是皇叔父攝政王,最后是皇父攝政王,直接到了順治的爸爸,所以多爾袞對順治來說,既是功臣、又是叔叔、還是繼父,不論從功績、地位、還是輩分、權利,多爾袞都是要高于順治的。

ADVERTISEMENT

清朝的另一位攝政王載灃就有些悲慘了,他輔佐的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載灃在朝中既沒有威望,也沒有功績,但是載灃的地位還是要高溥儀皇帝一頭,因為載灃是溥儀的親生父親,光緒皇帝駕崩而沒有子嗣,所以溥儀才被過繼到皇家當皇帝,攝政王是皇帝的親生父親,聽起來很可笑,攝政王載灃上朝要給自己的兒子下跪,還要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個官職可以說是清朝權利最大,地位最高的官職了,就連皇帝對于攝政王都無可奈何,甚至還要聽從攝政王的指令,這可不是普通親王能辦到的,不過這個官職出現的實際比較特殊,次數也比較少,所以容易被大家遺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