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做了何事?引李淵大罵:毫無廉恥不如自歿
2022/07/15

ADVERTISEMENT

說起唐朝盛世,那麼首先人們就會提起唐太宗李世民。然而說起李世民立馬就會聯系到李世民為了爭奪皇位發動的「玄武門之變」。

說一下這次兵變,玄武門之變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謀用武力消滅李世民,準備在昆明池伏擊他,當李世民聽到這個消息,他決定先發制人,于是李世民召集他的手下,匆忙策劃并制造了玄武門之變。

首先回顧一下前朝往事,在隋朝末年反抗隋煬帝的暴虐統治中,李淵的幾個兒子都做出了巨大貢獻,直到建立了唐朝。

哥哥李建成覺得其弟李世民功勛卓著,害怕他搶自己的位子,就聯合了弟弟齊王李元吉,建立統一戰線,排擠打壓李世民。

與此同時,以李世民為首的集團,為了保全自身,在玄武門發動轟極一時的兵變,李世民親手殺了哥哥李建成,之后李淵迫不得已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后主動讓位,李世民登基,史稱唐太宗,年號貞觀。

ADVERTISEMENT

首先介紹一下故事中的兩位主人公,想必大家總是聽到他們的名字,今天我就帶大家走進他們傳奇的一生。

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

唐高祖李淵,家世顯赫,是西涼開國君主李暠的后裔,字叔德,隴西成紀人,唐朝的第一位皇帝。

他自幼識文學武,聰明過人,在地方任職的期間把自己管轄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深得朝廷賞識,不斷升職,直到起兵之前,官居太原留守。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各路人馬蠢蠢欲動,李淵趁機兵起太原,攻占長安。公元(618年)農歷五月,李淵迫使隋恭帝讓位,隨后建立唐王朝,定都長安,并且逐漸平定地方戰亂,統一全國。

ADVERTISEMENT

武門之變后,李淵退位太上皇,讓位兒子李世民。貞觀九年(635年),李淵病逝,廟號高祖,葬于獻陵。

開啟「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

接下來我們再說說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淵的次子,太子李建成的弟弟,也是政治家和軍事家,也算得上是個詩人,寫了不少首唐詩,只不過不怎麼為后人所傳唱。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被他的父皇冊封為秦國公,之后又被晉封為秦王,先后帶領兵馬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

看過隋唐英雄傳的小伙伴們應該對這段也比較記憶猶新,所以秦王李世民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隨后李世民登基,把國號改為了貞觀。李世民為帝之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想必大家都知道著名的諫臣魏征,唐太宗李世民也稱他為自己的「一面鏡子」

ADVERTISEMENT

魏征在唐太宗想為齊王妃轉正這件事上,也提出來了關鍵的建議,總為唐太宗「正衣冠」,讓他保持清醒的頭腦,使國家可以休養生息,社會國泰民安,為后來的大唐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父親李淵當時是隋朝的官員,母親是北周的貴族,李世民從小聰明勇敢,不拘小節,接受儒家教育,學習武術,擅長騎射。

書歸正傳,說了這麼多,想必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為什麼李淵大罵,「毫不知恥,不如自盡」其實不單單是罵李世民,也是在罵齊王妃。有人想問,齊王妃是哪位,她又做了什麼壞事?

弟媳齊王妃楊氏

齊王妃,又稱巢王妃楊氏,隋觀王楊雄侄孫女。武德初為唐高祖李淵 第四子李元吉王妃。

ADVERTISEMENT

貞觀后期,楊氏曾一度被太宗李世民寵幸,生有一子為曹王李明,皇帝欲立楊氏為后,被魏征一句話諫曰:「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累」,就是說唐太宗李世民這種行為是荒誕的,在告誡李世民。

齊王妃楊氏雖貴為李元吉的王妃,子嗣卻凋零,武德九年被唐太宗殺死的建成諸子和元吉諸子中就有楊氏的親兒子,楊氏知道李世民殺了她的親生兒子,卻還在某段時間內跟殺子仇人唐太宗姘居,因此被魏征稱之為辰贏。

雖然二人育有一子,起名李明,可楊氏終究只是唐太宗的情婦,并沒有獲得唐太宗后宮的身份,楊氏的身份從頭到尾都是李元吉的王妃,沒有成為李世民的妃子。

因為魏征的諫言,齊王妃楊氏也沒能轉正,因此楊氏的身份一直是李元吉的王妃,唐太宗的弟媳兼情婦,被史官藐稱為楊氏,親生兒子李明則稱她為四嬸。

ADVERTISEMENT

齊王妃楊氏或許是為了自保,又或許是為了保全李元吉年幼的女兒,或者就是一個貪慕榮華富貴的人,她屈從了李世民,當了他的情婦,自始至終楊氏都無任何名份,她始終以不光彩的身份,卑微地活著。

我國自古注重倫理道德,可唐太宗李世民殺死自己的兄弟以后,還把弟媳齊王妃霸占,當做自己的女人,有悖倫理,所以說他的父皇李淵,氣憤的大罵他們「毫不知恥,不如自盡」,也是在說他的兒媳婦齊王妃。

文章的最后,我想說一下,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千年已過,真實情況已經無法知曉,「玄武門之變」以及納弟媳做妾這些事在倫理上都說不過去,但李世民在后來創下的貞觀之治,功大于過,也就沒人在意多少了。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