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農村地區或者在一些城鎮里就可以看到許多行道樹了,這些行道樹對環境有一定的幫助,甚至有綠化的作用,可以說園藝價值高。由于不同的行道樹之間,它們的形態特征不一樣,生長習性也不一樣,所以在我國各個地區的行道樹都有所差異。
比如在華南地區,果樹相對會多一點,其中就有不少的柚子樹、椰樹和芒果樹。隨著人們對于美觀的追求,或者管理樹木的技術提高,一些地區還會在道路兩邊種植一些更為美觀的樹種,其中就有玉蘭樹、桂花樹等,這幾種樹木更漂亮,種植在一起甚至有清香的氣味彌漫出來。
但這些樹木通常是比較常見的,本期我們來介紹一種不常見的樹木,這種樹木在深秋或者冬季的時候才會結出來一些果子,由于它的果子很像葡萄,顏色為紫色,所以許多人就覺得它能結出「紫葡萄」。
這樣的紫葡萄過往掉落在地上無人撿,殊不知它是很珍貴的,我們不能再繼續輕視它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種樹的名稱是:女貞
這個名稱妳是不是覺得聽起來很有趣?其實這種植物看起來也很有趣,它是四季常青的一種野生植物,植株具有耐修剪、生長快、繁殖強等特點,另外,據科研人員研究,植株在受到污染的環境下,有較強的耐性。
如今的女貞樹被種植在我國長江以南的地區,在我老家這里,不僅僅有桂花樹,還有這種女貞樹。許多花友也沒有見過女貞樹的花朵,其實它是可以開花的,開花后會掛果,果子大家可能見過,它的果子會在11月份產生,一直到第二年的1月份還能看到它的果子。
一般這時候是寒冷的,在外面生長的大多數樹木會枯萎,但是女貞樹并不會,甚至會結出滿滿的果子,顯得格外亮眼。
至于它的果子,我覺得很像我們熟悉的葡萄,一串串的果子掛在枝頭上特別奇特,但是由于它的果子太多了,也有不少人不知道它的用處,所以它掉落在地上的時候卻無人撿。
殊不知珍貴,不能輕視!
讓大部分人不知道是,女貞樹的果實在古時候已經很出名了,甚至成了一種珍貴的中藥材,名稱叫做「女貞子」,說到女貞子,我們不得不說《神農本草經》這本古籍,里面對于某些植物有分類,而女貞子就被分在了上品,下面還有中品和下品,由此可見,古人對于女貞子的評價非常高。
那麼,女貞子到底珍貴在哪里呢?這時我們就可以來查一查《本草疏經》,里面有這樣的一段話:「女貞子,氣味俱陰,正入腎除熱補精之要品」,由此可見,它的藥用價值很高。
在古代就有一種說法,叫做「以形補形」,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女貞子的形狀,有沒有像腎的形狀呢?這就很有趣。
民間早就流傳了很多食譜出來,其中就可以把女貞子經過特殊處理后,然后制成山藥女貞老鴨湯,還有一種湯品叫做「桂圓女貞排骨湯」,這些湯品一聽就很不錯,所以對于女貞子到,不能輕視!
最后要說的是,女貞子雖然珍貴,但是它也需要專業人員對它處理后才能利用起來,若我們不清楚該怎麼處理,就不要亂采摘了,更不要亂取用。一般長在路邊的女貞子也覆蓋著一層有害物質,采摘亂使用是比較危險的行為。
關于1種樹能結出「紫葡萄」,其實就是女貞子,就介紹到這里了,花友們對這種植物和它的果子熟悉嗎?您都是怎麼稱呼它的?歡迎交流!
在農村的灌叢里、房前屋后、街頭街尾等位置一般生長著許多野生植物,這些野生植物由于用處不一樣,也被分為野草、野花、藥草、野菜、野果樹等,它們的價值和用處都有一定的區別,但一般都有較高的價值,我們可別輕易無視這些植物。
有花友則是對野果子比較好奇,常見的野果子一般有山莓、拐棗、燈籠果、三月萢、烏萢、火把果、桑葚、野生李、野梨、野山楂、野地瓜、南酸棗等,這些野果有些可以直接吃,但有些卻不可以,比如拐棗,它一般被拿去制成拐棗酒。
讓許多花友不知道的是,有些果子是帶有毒性的,我們可不能輕易去采摘和食用,比如下面的3種野果子就被稱為「毒果子」,它們的毒性甚至比得過砒霜,若家里有小孩的話,我們要讓小孩留意這些果子,別以為野果子長得好看就去碰它,更不要去誤食,這還是比較危險的。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簡單了解一下這4種「毒果子」吧,說不定妳在村里也經常看到這些果子。
第一種:烏桕果
說到野果子,有花友就想到了烏桕果,因為烏桕果是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果子,這些果子是烏桕樹所結出來的,烏桕樹本身就是一種在農村山谷下、溪邊、農地邊生長的樹,它也是大戟科的一種野生樹木。
在民間,有不少的花友直接叫它木子樹或者桕子樹,至于它的果子,我們一般統稱為「烏桕果」,它的果子在成熟期的顏色一般是黑色,果子比較小,直徑在2厘米以下,而果子里面就有一些種子了,一個烏桕果里有種子3粒,種子為扁球形,至于果期,一般是在年底的11和12月份。
有花友覺得它的果子和蒜瓣有點像,其實也是,正因為這樣,烏桕果就顯得很獨特,不知道的還以為它可以吃,但這樣的果子毒性卻很大,家里有小孩請留意,別讓他去碰!
第二種:野鴉椿
再來說說野鴉椿,它和烏桕果一樣,都是有較強的毒性,這可是十大劇毒野果之一,和蓖麻、朱砂根、南天竹、相思子、臘梅果、珊瑚櫻等野果一樣,毒性很大。不過,野鴉椿雖然毒性很大,但是它卻是一種有園藝價值、觀賞價值的野生植物,植株是很好看的。
同時,它還是一種小喬木灌木,在5-6月份均可以開花,等到了氣溫較低時,比如8-9月份,它就能掛果了。野生的野鴉椿則是生長在農村的路邊、山谷下、小溪旁、農地旁等位置,但是它不是很旺盛,一般不會成片長在一起。
總之,我們就不要讓小孩接觸到野鴉椿的果子了,它的毒性比得過砒霜,家里有小孩請留意,別讓他再去碰野鴉椿的果子。不過也有花友還是很喜歡它,覺得它好看,就把它種植在庭院里觀賞。
第三種:馬兜鈴
除了野鴉椿和烏桕果,還有一種野果子叫做馬兜鈴,有的人叫它馬香果、蛇參果、三角草,也有人叫它「秋木香罐」,成熟的果子看起來就像是掛在馬頸下的響鈴,所以才有了「馬兜鈴」這個好聽的名稱,其實它也是一種多年生的纏繞性草本植物。
植株特別頑強,在海拔200米以上,1500米以下的山坡下、河邊等位置均可以存活。不過在許多資料里有記載它所結出來的果子有劇毒,果子里面含有一些成分,比如就有馬兜鈴酸等,毒性很大,我們不要隨意去采摘馬兜鈴。
關于這3種「毒果子」,就介紹到這里了,如果家里有小孩,還是不要讓他們去碰這些果子了。各位朋友,您還知道哪些野果子有毒性呢?您都采摘過哪些野果子呢?歡迎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