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香港本土文化——第一間持牌麻雀館「雞記士多」,「麻雀館大王」石鑒輝
2023/01/16

ADVERTISEMENT

在港產影視片之中,麻雀館是經常出現的場景,給人一種龍蛇混雜及烏煙瘴氣之印象。但香港麻將館不僅是合法的娛樂場所,更是一種本土文化的體現。

1932年,林坤在廟街開了一間「雞記士多」,士多就是Store的粵語翻譯,而在香港,華人一般都會在店老闆姓氏后面加上士多兩字,于是就有了王記士多、陳記士多及徐記士多等等。

「雞記士多」起初還只是賣一些水果跟糖水,生意也是一般般,林坤眼看如此下去不行,于是開始向街坊提供免費麻將耍樂,冀望可以帶旺店鋪人潮,而這些街坊鄰居也很知趣,贏錢后就多多少少給些傭金,這也算是香港麻雀館的雛形。由于有利可圖,香港街頭的麻雀店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到了五十年代中期,港英政府準備立法禁賭,于是經營麻雀店的老闆們就成立「港九麻雀商會「,并共同推舉林坤成為主席,以便向港英政府爭取生存空間。

ADVERTISEMENT

經過林坤半年多堅持不懈地游說,港英政府終于在1956年將麻將合法化。因麻將是144只牌,便發出144個牌照,還美名其曰麻雀學校,所以也有一說打麻雀乃是「交學費」。而廟街的「雞記士多」,也成為了香港第一間持牌麻雀館。

早期的麻雀館還只是稱為竹館,皆因當時使用的麻將是用竹制造,外型非常小巧,但使用時間過長之后會導致背面顏色不一,令打麻將之人容易記牌。于是在之后改為塑膠制造,還特別加大加厚三分之一,其目的是防止客人將兩張牌藏在手中以便出千;而麻將桌也由俗稱的泥地桌轉為草地桌,即由可打到【啪☆啪】聲的啡實木桌面,改為觸感更為舒適的綠色絨面。麻雀館以往有專人駐場雕牌,但早已被機器替代,現在全港僅剩下幾位雕牌師懂這門手藝。

ADVERTISEMENT

提到麻雀館,就不能不提號稱香港「麻雀館大王」的石鑒輝,石鑒輝早在三、四十年代便叱咤香港警界,僅僅三十四歲就已發達退休。石鑒輝之后開設了「瑞興麻雀館」,麻雀館越做越旺后,便順勢加開了「瑞昌」、「瑞禮」及「誠興」等九間麻雀館,其麻雀館王國單是繳稅,每年也超過二億元,可見吸金能力之強,因而被封「麻雀館大王」。石鑒輝還是一位隱形超級樓王,早在五十年代末期便開始進軍物業市場,一直都是只買不賣,累計持有七十多個鋪位、十幢大廈、大量住宅單位及獨立屋,其身家較四大探長總和還要多。

七十年代,香港經濟開始騰飛,老百姓對娛樂場所的需求也急速加劇,打麻將也成為一個新潮流,那時的麻將館可謂是遍地開花,并且每一家麻將館都是從早到晚的人滿為患。

ADVERTISEMENT

由于是博彩產業,場所自然成為各大社團爭名奪利之地。「大圈仔」的出現打破了這些平衡,約定好的勢力范圍無一不被「大圈仔」在無差別地掃蕩著。為搏出位的14K「胡須勇」主動請纓挑戰大圈幫,其靠著一股狠勁擺平那些打劫、踢場、出千及欠債不還的……就此打進砵蘭街。

七、八十年代的麻雀館以打廣東牌為主,人潮旺的麻雀館每天收入可高達十多萬。早期的麻雀館內顧客以男士居多,現在則男女數目相近,更有老外偶爾也會來打上幾把。2003年后,玩法較簡單的深圳牌冒起,加上眾多的內地客前往光顧,令深圳牌瞬間變成主流。

麻雀館有一個職位叫「登場」,也就是如果遇到客人三缺一時,便會落場戥腳,但是輸贏都要入公司數;後來發展到有「圍場」,九十熟客可以兼職戥腳,輸贏要與麻雀館七三分賬,「圍場」

ADVERTISEMENT

一方佔七成。麻雀館的主要收入是抽水,按牌照條例規定,每把抽水上限是百分之零點五,而場內另有「欠一找九」的規矩,容許相熟客人暫欠抽水錢,但每欠一元要還九元。

據悉,沒有一個地方是不愛打麻將的。無論刮風下雨或者三伏暑天,困難再大也要打麻將。如果論起全國哪里的人最愛打麻將,那麼香港可以排到前幾位。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