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五月,天氣炎熱,明成祖朱棣突然生了一場大病,趙王朱高燧卻有點坐不住了。因為朱高燧是朱棣的第三子,按照順位,他上面不僅有等待繼承皇位的大哥朱高熾,還有一位野心勃勃的二哥朱高煦。怎樣才能讓皇位落到自己的頭上呢?朱高燧開始絞盡腦汁。
在朱高燧的盤算之中,他若想繼承皇位,必須有兩個條件:
第一,他必須手握朱棣的「傳位詔書」,而詔書上也必須寫著:廢除太子朱高熾,立趙王朱高燧為繼承人。
第二,朱棣必須死,因為只要朱棣還活著,他很難將皇位傳給朱高燧。
朱高燧和自己的心腹屬臣們一陣密謀,終于想到一個辦法。《明史·卷一百一十八》云:
謀進毒于帝,俟晏駕,詔從中下,廢太子,立趙王。
朱高燧打算毒殺朱棣,然后偽造一份傳位詔書,如此,大事可成!
可惜的是,在下手之前,朱高燧的陰謀被人出賣。朱棣聽聞后,大怒不已,要殺了朱高燧。關鍵時刻,太子朱高熾為三弟求情,朱高燧這才保住一條小命。
弒父、矯詔、篡位,朱棣的第三子如此窮兇極惡,他應該死無葬身之地才對。可是,在歷史上,趙王朱高燧卻是善終而亡,比他的二哥朱高煦不知幸運了幾百倍。
本文,小編將和大家分享朱棣的第三子朱高燧,希望通過史料和分析,為大家還原大明朝的第一代趙王「混賬」的一生。
明朝洪武六年,明太祖朱元璋聽聞徐達的長女素有才學,有「女諸生」之稱。于是,朱元璋召來徐達,對徐達說:
朕與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 (出自《明史·仁孝皇后傳》)
朱元璋的意思是說:我和你是布衣之交,古代君臣相契合者,大多都聯姻。我有意將你的長女徐氏許配給我的四子朱棣。
徐達聽完后,立即磕頭謝恩。三年后,朱棣和徐氏完婚。
朱棣和妻子徐氏(后來的徐皇后)的感情非常深厚,朱棣不好女色,他一生共有9個孩子,其中前7個都是徐氏所生。僅有的一對庶子女,也是在徐氏不能生育之后才生下的。
徐氏為朱棣生下的7個孩子,包括三子四女。其中,朱高燧出生于洪武十五年,他是徐氏所生的第五個孩子,他上面有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同時,朱高燧也是朱元璋的第15位孫子。
按照《明史》的記載,朱棣的長子朱高熾出生于鳳陽;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孕于鳳陽,生于北平;朱高燧則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他出生時,他的大哥已經6歲,二哥4歲。所以,待朱高燧開始讀書啟蒙的時候,他的大哥和二哥早已被朱元璋召回南京讀書。
朱高燧因為年幼,沒有去皇爺爺身邊讀書的機會,這也造就了另一個結果:他陪伴父母的時間較長。
和普通家庭一樣,父母一般疼愛年幼的孩子,朱高燧也是如此,他最得母親的疼愛,史載:
(朱高燧)終日侍(徐皇后)側,不敢逾越,惟聆母后教訓。
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在母親徐氏面前,朱高燧儼然是一個乖巧懂事的「老疙瘩」。
朱棣為藩王時,鎮守北平,幾度出征塞外,在朱元璋諸子中,朱棣算是較為驍勇善戰的一位。也正是因為他負有藩王的使命感,因此他更看重兒子的弓馬教育。只是,朱高熾從小體弱,身體肥胖,是朱棣心中的一大遺憾,但在朱棣的教育下,朱高煦和朱高燧都十分兇悍,有朱棣之風。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登基。隨后,朱允炆開啟了削藩,半年之內,連削五王。朱棣被逼到了墻角,他在姚廣孝的勸說下,打算奮起一搏。
建文元年五月,正逢朱元璋去世一周年的忌日,當時,燕王和朝廷尚未撕破臉,朱棣還在「病」中,為了不落人口實,朱棣決定派朱高燧和兩位哥哥一起前往南京代祭朱元璋。
在南京,兵部尚書齊泰建議朱允炆將朱高燧等三人扣下,逼朱棣就范。朱允炆心軟,沒有這麼做,于是朱高燧三兄弟平安回到北平。
讓朱允炆沒想到的是,等朱高燧再次來到南京時,大明朝已經換了主人。
兩個月后,朱棣在北平起兵,靖難之役爆發。朱棣讓長子朱高熾鎮守北平老巢,自己帶著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征戰沙場。當時,朱高燧才16歲,他雖年幼,但也立下不少戰功。靖難之役結束后,朱棣登基,朱高煦由藩王之子變成了皇子。
朱高燧在靖難之役中雖然有功,但畢竟年幼,和朱高熾鎮守北平、朱高煦沖鋒陷陣相比,朱高燧的貢獻便有些相形見絀了。所以,在永樂初年,當朱高熾和朱高煦奪嫡的時候,朱高燧只能躲在大哥和二哥的光芒之下。
朱高熾本就是朱棣的嫡長子,又是燕王世子,按照傳統的「嫡長子繼承制」 ,他自然是太子的第一人選。但是,朱高熾文弱,朱棣更喜歡勇敢威猛的朱高煦。所以,當時以解縉為代表的文官和以丘福為首的武將分別支持朱高熾和朱高煦,朝堂上明爭暗斗,儲位之爭持續了兩年。
兩年后,朱棣終于不再猶豫,他屈服于宗法,決定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
永樂二年,大明朝的儲位已定,朱棣封次子朱高煦為漢王,封三子朱高燧為趙王。朱高燧最初的封地在彰德(安陽),但由于朱棣的老巢北平無藩王鎮守,朱棣命朱高燧暫居北平。《明史》云:
尋命居北京,詔有司,政務皆啟王后行。
意思是,朱高燧在北平不僅主管藩務,還兼管政務。可見,朱棣對朱高燧還是比較信任的。
朱高燧離開南京前往北平時,他的母親徐皇后和他揮手作別,史載:母后觀高燧愴然,高燧不覺悲泣。
可見,朱高燧和母親之間感情至深。
后人都知道朱高煦、朱高燧為了謀求太子之位,多次構陷朱高熾。其實,在徐皇后在世時,朱高煦、朱高燧并不敢輕舉妄動,他們倆真正開始明目張膽對付太子,是發生在徐皇后去世之后。
永樂五年,徐皇后病逝,朱高煦逐漸猖獗,他不僅請求為自己增加兩個衛的兵力,還以李世民自比,屢次挑釁太子。幸運的是,當時太子朱高熾身邊有解縉、黃淮、楊士奇、蹇義等人守護,朱高煦屢不得手。
而此時的朱高燧因為受寵,野心也開始膨脹起來。朱高煦為了將朱高熾扳倒,便有意和三弟朱高燧聯手。《明史·朱高燧傳》記載:
高燧恃寵,多行不法,又與漢王高煦謀奪嫡,時時譖太子。于是太子宮寮多得罪。
實際上,朱高燧和朱高煦都明白,即使扳倒了朱高熾,他們倆還是競爭對手。 但是,若不扳倒朱高熾,他倆都沒有機會。所以,在對付朱高熾上,二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在朱高煦和朱高燧的聯合下,太子身邊的官員一個個被下獄。東宮之中,風聲鶴唳,朱高熾整日如履薄冰。
到了永樂七年,朱高燧的陰謀暴露,朱棣大怒,殺了朱高燧的心腹、趙王府長史顧晟,同時褫奪了朱高燧的冠服。若不是朱高熾心胸寬廣,為三弟說好話,朱高燧就被貶為庶人了。
經此一劫,朱高燧老實了十余年。這十余年內,雖然漢王朱高煦仍然上躥下跳,但趙王朱高燧卻異常低調。連朱棣都感嘆說:「高燧稍改行!」
意思是,朱高燧改過自新了。實際上,朱高燧只是吃了大虧,不敢輕舉妄動而已,他并沒有放棄自己的「貪念」。在他的心目中,只要他還是皇子,他就有機會繼承皇位。
直到永樂二十一年夏天,朱棣生了一場大病,朱高燧覺得自己必須抓住這最后的機會。于是,便出現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明史·朱高燧傳》記載:
二十一年五月,帝不豫。護衛指揮孟賢等結欽天監官王射成及內侍楊慶養子造偽詔,謀進毒于帝,俟晏駕,詔從中下,廢太子,立趙王。
朱高燧當時找了四個幫手,分別是:指揮使孟賢、欽天監王射、宦官楊慶和楊慶的干兒子。按照朱高燧的計劃,他們要先偽造一份傳位詔書,詔書中明確廢除太子朱高熾,立趙王朱高燧為太子。然后毒死朱棣,在朱高熾和朱高煦沒有反應過來時,讓內侍拿出詔書,宣告由趙王朱高燧繼位。
朱高燧明白,他這個計劃是孤注一擲,成則稱帝,敗則喪命。
那麼,朱高燧的這個計劃為何沒成功呢?
在朱高燧找的四個幫手中,指揮使孟賢是頭號干將。孟賢麾下有一個謀士叫高以正,朱高煦「弒父篡位」的謀劃,就有高以正的參與。不巧的是,高以正有一個親家名叫王瑜,此人在北平軍中擔任總旗,高以正本想送王瑜一個「潑天富貴」,不料,王瑜左思右想,覺得不能冒險,于是選擇向朱棣告密。史載:
總旗王瑜姻家高以正者,為賢等畫謀,謀定告瑜,瑜上變。
朱棣當時雖然在病中,但聽聞朱高燧打算毒死自己,病竟然好了大半。他立即派人逮捕孟賢,果然在孟賢家中發現了偽造的詔書。
朱棣怒不可遏,殺了朱高燧的心都有,他把詔書扔給朱高燧,問他: 「這是你干好事?」《明史·朱高燧傳》記載:
高燧大懼,不能言。太子力為之解曰:「此下人所為,高燧必不與知。」自是益斂戢。
朱高燧嚇得話都不會說了。關鍵時刻,還是太子朱高熾仁善。朱高熾說:「這肯定是那些下人瞞著三弟干的,三弟必不知情!」
朱高熾的話,給了朱棣一個緩沖,朱棣最終沒有殺朱高燧,只是將朱高燧看管起來,朱高燧從此戰戰兢兢。而參與此事的孟賢、高以正等人悉數被殺,告密的王瑜則被升為千戶。
第二年,朱棣開啟了他人生中的第五次北伐,在北伐的歸途中,朱棣病逝。當時,朱高煦、朱高燧在軍中皆有心腹。張輔、楊榮、金幼孜等人為了大局著想,一方面隱瞞了朱棣駕崩的消息,另一方面派人緊急通知朱高熾,這才讓大明朝的這場皇權交接順利完成,明仁宗朱高熾順利登基。
朱高熾向來仁厚,他登基后,選擇以德報怨,給三弟朱高燧增加了俸祿,并讓他到封地彰德去就藩。朱高燧也對大哥的善意有所回應,為了讓大哥放心,他主動上奏,自削兵權,將自己在常山的左右二衛獻給朝廷。
朱高熾的登基,本讓朱高燧已經放棄了對皇位的幻想。可沒想到的是,朱高熾年壽不久,他僅僅在位10個月便駕崩了。而后,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登基,是為明宣宗。侄子的登基,讓朱高燧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之火,畢竟,在20多年前,明朝就曾有一位叔叔奪了侄子的江山。
巧合的是,不光朱高燧自己這麼想,他的二哥朱高煦也這麼想,并且提前付諸行動了。
朱瞻基登基的第二年,遠在安陸的漢王朱高煦開始效仿自己的父親,發動明朝第二次叔侄內戰,史稱「朱高煦叛亂」 。
朱高煦發動叛亂之前,曾派人秘密聯系朱高燧,希望朱高燧能夠策應。朱高燧向來狡猾,他沒有答應朱高煦,但也沒有向朝廷舉發朱高煦。換句話說,朱高燧不是不想反,他是在觀望,以等待「漁翁得利」的最佳時機。
面對叔叔的叛亂,朱瞻基吸取了朱允炆當年的教訓,他選擇御駕親征,結果,轟轟烈烈的朱高煦叛亂,被朱瞻基兩個月內平定。朱高煦被活捉,全家押送回京城。
在朱瞻基班師回朝的路上,戶部尚書陳山說:「趙王朱高燧和漢王朱高煦早有串聯,如今朱高煦已敗,不如趁機發兵彰德,滅掉朱高燧,如此,朝廷就能長治久安了。」
當時,包括楊榮、夏原吉等人都覺得應該趁機滅掉朱高燧。關鍵時刻,楊士奇卻發表了不同意見。《明史·楊士奇傳》云:
「太宗皇帝三子,今上惟兩叔父。 有罪者不可赦,其無罪者宜厚待之,疑則防之,使無虞而已。何遽加兵,傷皇祖在天意乎?」
楊士奇的意思是說:明太宗朱棣只有三個兒子(第四子早夭),陛下也只有兩個叔父。如今,你二叔發動叛亂,罪無可赦。你三叔并沒有反叛,朝廷只要防著他就行了。如果再征討你三叔,豈不讓你的祖父(朱棣)傷心?
小編此前曾寫過一篇楊士奇的長文,我認為,楊士奇是一位極有智慧的老臣,他說這些話是有弦外之音的,楊士奇不想讓朱瞻基在后世留下涼薄的名聲,因此勸朱瞻基保住一位皇叔。
朱瞻基果然聽懂了楊士奇的意思,他直接率軍回京。回到京城后,仍有很多大臣彈劾朱高燧。朱瞻基和楊士奇商量之后,決定派駙馬都尉袁容將這些彈劾朱高燧的奏折全部送到朱高燧手上。 另外,朱瞻基還賜朱高燧一份璽書,嘉獎朱高燧的忠貞。這叫敲山震虎,恩威并施。
事實證明,朱瞻基這一手,的確厲害,不僅避免了一場內戰,還讓一位籌劃謀反多年的藩王迷途知返。
當時,朱高煦已敗,朱高燧在彰德寢食難安。聽聞朝廷派袁容前來,他十分惶恐,待看到朱瞻基送來的彈劾奏折后,朱高燧幾乎暈倒在地。最后,袁容請出了朱瞻基所賜的璽書,朱高燧接過璽書,喜極而泣,《明史》云:
趙王得書大喜。泣曰:「吾生矣!」
「吾生矣」三個字,應該是朱高煦發自內心的聲音。他沒想到,他覬覦皇位這麼多年,早已犯了大忌,而今竟然還有生路。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朱高燧是個聰明人,他認識到了大侄子的胸懷,在保住老命的情況下,他決定將常山中護衛和儀衛司官校的指揮權都交給朝廷。朱瞻基也沒有把事情做絕,只收了常山中護衛,而把儀衛司重新還給了趙王府。此時的趙王府,也僅剩下這一個衛的兵力了。
正所謂迷途知返,為時未晚,朱高燧經過30年的掙扎,終于放下欲念,安心地做一個藩王。
從此,朱高燧閉門在家,再不問政務。宣德六年,趙王朱高燧病逝,終年50歲,朱瞻基為他輟朝三日,謚號「簡」。這位曾經參與「弒父」、「害兄」、「矯詔」、「篡位」的藩王,最終平安落地,善終而亡。
有明一朝,趙王一脈共傳了14代,在朱高燧之后,趙王一脈再未犯過大錯。在正統和嘉靖年間,趙王府還曾因為賑濟災民而受到朝廷的多次嘉獎。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彰德府,第十四代趙王朱常㳛在反抗失敗后,全家遭屠。同年,明朝滅亡,朱高燧一脈和明朝一起湮滅在歷史的煙塵之中。
長河浩瀚,彈指千年,我們站在歷史長河里回溯,發現朱高燧一脈比朱高煦要幸運得多。朱高燧身為朱棣的第三子,隨父參與靖難之役,在永樂朝覬覦太子之位,甚至打算毒殺自己的親生父親。在宣德時期還和朱高煦有串聯,他最后為何能善終呢?
小編認為,朱高燧能夠有這麼好的結局,主要有兩大原因:
第一,明宣宗朱瞻基有沽名之意。朱瞻基在活捉朱高煦之后,其實有繼續蕩平朱高燧的想法。只是,他覺得楊士奇的建議不僅能解決問題,還可以讓自己贏得好名聲,因此恩威并施,折服了朱高燧。
第二,朱高燧迷途知返。經過永樂、洪熙兩朝之后,朱高燧麾下的兵馬一再被削,他實際上已經沒有單獨對抗朝廷的實力。在看到朱高煦失敗之后,朱高燧已經對自己通過武力上位不抱任何希望。他當時考慮的是如何自保的問題,在朱瞻基賜他璽書之后,他有了生路,自然不會再做無謂的覬覦。
這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基礎,第二個才是主因。若沒有朱瞻基的恩威并施,朱高燧或許會步朱高煦的后塵。但若沒有朱高燧的迷途知返,朱瞻基也不可能一再容忍他搞事情。
一方是「沽名釣譽」,一方是「迷途知返」,這8個字,便是朱高燧善終的原因。
《道德經》第二十六章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意思是說,要成就那些有認知的人,也要赦免那些迷途知返的人,這才是人生的價值,才是「道」的可貴之處。
在朱高燧一事上,朱瞻基成就了自己的美名,朱高燧成全了自己的家族,前者是有認知,后者是迷途知返,這就是世間的「道」。
歷史泱泱,我們在讀朱高燧的時候,不要為他的結局而感到慶幸。迷途知返固然值得提倡,但是,我們應該避免陷入迷途,早入正道。